食品感官A非A检验法课件.ppt

食品感官A非A检验法课件.ppt

ID:57448064

大小: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19

食品感官A非A检验法课件.ppt_第1页
食品感官A非A检验法课件.ppt_第2页
食品感官A非A检验法课件.ppt_第3页
食品感官A非A检验法课件.ppt_第4页
食品感官A非A检验法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感官A非A检验法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傅俊杰袁日甫“A”—非“A”检验(AnotAtest)1.概念:在感官评定人员先熟悉样品“A”以后,再将一系列样品呈送给这些检验人员,样品中有“A”,也有非“A”。要求参评人员对每个样品作出判断,哪些是“A”,哪些是非“A”。这种方法被称为“A”-“非A”检验法。2.适用范围:目的也是为了判断两种样品中是否存在感官差异,特别是不适于用三点检验或二-三点检验时。比如对于有强烈后味的样品以及可能会从精神上混淆品评员判断的复杂性刺激的样品间进行对比时,适合此法。也适用于品评员的筛选,如检验品评员是否能从其他甜味料中

2、辨认出一种特别的甜味料。3.品评员:一般10-50人,试验中每个样品呈送20-50次,每个品评员可能收到一个样品(A或非A)或两个样品(A与非A),或连续收到多达10个样品,视品评员生理心理状态定。4.试验过程:与三点检验相同,同时向品评员提供记录表和样品。样品随机编号随机呈送,使品评员无法察觉A与非A的组合模式;一般规则如下:①品评员必须在试验前获得A与非A样品;②在每个试验中只能有一个非A样品;③在每次试验中,都要提供相同数量的A与非A样品。5.方法特点:该方法是成对比较检验的多次应用,但较成对比检验比较

3、法,该方法可同时比较多个样品,焦虑较高,特别适用于评价具有不同外观或后味的样品,也适用于确定评价员某一特性的灵敏度。6.结果处理:卡方检验A—非A检验问答卷A—非A检验姓名:日期:样品类型:试验指令:试验前先熟悉样品A与非A,记住其口味。然后从左到右依次品尝样品,在品尝每一个样品后,确定其是A或非A,在表格中其编号后相应的位置打钩并用水冲洗你的味蕾,两个样品检验间隔1分钟。说明:你得到“A”与“非A”样品数是相等的。样品序列号123…编号---------…样品A□□□…样品非A□□□…结果分析与判断“A”和

4、“非A”的样品数累计“A”“非A”判别“A”非“A”的回答数“A”n11n12n1“非A”n21n22n2累计n31n32n3注:n11——样品本身为“A”而品评员也认为是“A”的回答数n22——样品本身为“非A”而品评员认为是“非A”的回答数n21——样品本身为“A”而品评员认为是“非A”的回答数n12——品本身为“非A”而品评员认为是“A”的回答数n1——第一行回答数总和n2——第二行回答数总和n31——第一列回答数总和n32——第二列回答数总和n3——所有回答数例:一种新型鲜味剂与味精问题:一名产品开发

5、人员正在研究用一种鲜味剂来替换某调味料中目前用量为0.5%的味精成分。前期试验表明,0.1%的该鲜味剂相当于0.5%的味精,但是如果一次品尝的样品超过1H,由于该鲜味剂鲜味的后味、其他味道和口感等因素,就会让人感觉到某些异样。要了解这种新型鲜味剂和味精的调味料是否能够被识别出来。项目目标:确定0.1%的该鲜味剂能否代替0.5%的味精。试验目标:直接比较这两种鲜味物质,并减少味道的延迟和覆盖效应。实验设计:分别将鲜味剂和味精配制成0.1%和0.5%的溶液,将鲜味剂溶液设为“A”,将味精溶液设为“非A”。由20人

6、参加品评,每人得到10个样品,每个样品品尝一次,然后判断是“A”还是非“非A”,在品尝下一个样品之前用清水漱口,并等待1MIN。判断情况样品真实情况“A”“非A”总计“A”603595“非A”4065105总计100100200实验结果统计表X2=【(60*65-40*35)2*200】÷(100*1OO*95*105)=12.53设a=0.05由卡方分布表,自由度为1,得到X2=3.84,12.53大于3.84所以,0.1%的鲜味剂和0.5%味精溶液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解释:通过试验,可以了解到0.1%的

7、甜味剂和0.5%的味精溶液是不同的,它能够被识别出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