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375055
大小:604.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8-13
《读《伊索寓言》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伊索寓言》读钱钟书学习重点:1、探讨中心意思2、理解难句含义寓言作者阅读探究练习寓言的特点寓言,一种带有劝谕性或讽喻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关于《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收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关于作者: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
2、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代表作品有两部学术论著《谈艺录》和《管锥编》,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人·兽·鬼》。《围城》显示他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钱钟书先生思考总体结构、研讨本文是一篇读后感。读后感的一般结构为“导入——读后之感——总结”三部分。本文是什么呢?请用综合归纳的方法分析一下全文的结构。明确:第一部分为1、2两段,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第二部分为第3到第12段。借《伊索寓言》里九个故事联类引申,洞烛世相,—一纠正浅薄的见解,表达作者独到之见,是全文的主体。第三部分为最末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两种人两种关系古人–—孩童今人—
3、–成人三重安慰九则寓言一种观点轮廓内容串读第一段:两种人:年龄小得多的人年龄差不多的人喜欢,保护厌恶,嫉妒态度不同可以卖老第二段:古代小孩现代老人幼稚简单阅历丰富历史短年龄多我们思慕古代卖老“进步”蝙蝠的故事本来:讽刺那些见风使舵,两面三刀的人。此处:讽刺傲慢自大、逞能的人(在任何一角落,任何一方面都有超人的一面,认为总比别人强)。蚂蚁和促织的故事原义:讽刺促织不劳无获。此处:对蚂蚁进行讽刺,讽刺蚂蚁成了寄生在促织身上的寄生虫。借以讽刺依托别人,过寄生生活的人。狗和它自己影子的故事本义:讽刺那些贪婪的人。此处:作者用它来比喻人照镜子,说明不要对镜自照。借以讽刺毫无自知之明,听不得批评,
4、不能知错改错的人。(老虎屁股摸不得)天文家的故事“上、下”指地位的上下;“眼睛还是向上看的”就是不甘心下野或下台。讽刺了那些一心向上爬的人。乌鸦的故事此处:讽刺了那些明明知道自己不如别人,却偏偏要找出理由为自己辩解的人。(或讽刺经常犯红眼病的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一点。)本义:讽刺那些伪装自己的人“遮羞的方法”:指自己得不到好处,千方百计让别人也得不到;谁比自己好,就打击谁,对付谁,跟谁过不去。牛跟蛙的故事本义:讽刺自不量力的人。此处:讽刺不思进取不思改造的人。“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不承认缺陷,都把它当作长处而自我满足。老婆子跟母鸡的故事此处:说明有钱人往往更吝啬。“大胖子”指肥得像
5、母鸡,富得流油的人。本义:讽刺老婆子的贪心。狐狸和葡萄的故事没得到:得到了:自我安慰,也不希望别人吃到甜头。应得:让别人心理平衡,别嫉妒。不应得:更说明诉苦经者的狡猾驴子跟狼的故事本义:讽刺狼不安分守己。此处:讽刺缺乏职业道德,以职业为牟利手段的“医生”与屠夫无异。最后一段结论:《伊索寓言》不宜做现代儿童的读物。把小孩教简单了,幼稚了在社会中会处处碰壁。现代社会不象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现代人复杂狡猾得多。在研读九个故事基础上,归纳中心思想明确:最后一段有一句话是解读全文的一把钥匙:“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
6、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这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事、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像寓言中所讲的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情形要复杂得多,是非颠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形是常有的。这就是说,生活在现代社会,要避免碰壁上当,头脑就不能那么简单幼稚。人事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才有清醒的认识,才能采取适当的对策。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伊索寓言》与现代社会中种种卑劣行径的比较,说明现代有些人远比古代寓言所说的狡猾者狡猾得多,因此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这才不致碰壁上当。朗读1、2自然段,质疑解难1、第一部分为什么要从两类人、两种关系(年龄和辈分)说起?为何把古
7、代比作孩子?明确:(1)为了纠正《伊索寓言》浅薄的见解,首先把人类历史比作人的一生:古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是成人时期。这就使人明白了《伊索寓言》那样浅薄、幼稚的原因。又由于成人总是喜欢小孩子,这就使人明白了人们喜欢《伊索寓言》的原因,即:我们反比古人复杂了,思慕古代也许只是喜欢其幼稚,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这就暗示了本文的主题。作者洞察世相,就从第一部分开始。(2)从年龄和辈分说起,这是考虑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经验,以此入题,容易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