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音史课件.ppt

汉语语音史课件.ppt

ID:57138608

大小:3.06 MB

页数:89页

时间:2020-08-01

上传者:U-5097
汉语语音史课件.ppt_第1页
汉语语音史课件.ppt_第2页
汉语语音史课件.ppt_第3页
汉语语音史课件.ppt_第4页
汉语语音史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语音史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上古汉语语音 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研究上古语音的主要材料(一)古音学家研究上古声部,主要依靠五个方面的材料1.中古韵书、韵图中所归纳出来的声类2.谐声字(形声字)。3.异文。4.读若或读如。5.声训。 王力三十二声母表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知透彻定澄泥娘余喻四章照三昌穿三船床三书审三禅唇音帮非滂敷并奉明微齿音精清从心邪庄照二初穿二崇床二山审二喉音影晓匣喻三半舌音来半齿音日返回本章目录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1.古無輕唇音所謂“古無輕唇音”,意思是說上古沒有中古“非、敷、奉、微”這一組唇齒音聲母。首先詳論這個問題的是錢大昕(明代方以智《通雅》一書已發其軔):A.“凡輕唇之音,古皆讀爲重唇。”【十駕齋養新錄,卷五,古無輕唇音第一】B.“凡今人所謂輕唇者,漢魏以前,皆讀重唇,知輕唇之非古矣。”【潛研堂文集·音韻答問】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錢氏的證明材料:(1)異文。(2)聲訓(3)讀若。(4)直音。(5)反切。(6)方言我們還可以補充證明:(7)形聲字。輕唇聲旁讀重唇;重唇聲旁讀輕唇。(8)外語借詞。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2.古無舌上音這個問題是清康熙年間的徐用錫首先提出來的。錢大昕在《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一文中詳細論證了這個問題。他說:“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以今音讀之,與照、穿、床無別也;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錢氏所舉的例證,如:(1)反切(2)異文可補證如下:(3)形聲字。者=都、豬。登=澄。(4)現代方言。福建潮州話,湖南雙峰話。“豬”=“都”。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3.娘日二母歸泥清代湖南人鄒漢勳首先提出(《論娘日一聲》)。章太炎《娘、日二母歸泥說》(國故論衡,上)進一步論證:“古音有舌頭泥紐,其後支別,則舌上有娘紐,半舌半齒有日紐,於古皆泥紐也。”章氏的主要根據是的諧聲、異文、聲訓等: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4.餘三歸匣,餘四歸定曾远乾《喻母古讀考》提出,中古三十六聲母中的喻母,上古应分为两类。喻母三等上古归匣母,四等归定母。根據异文、声训、古读、谐声、反切等材料,详细论证这个问题。喻三歸匣的例子:古讀营(于倾切)如环。《韓非子》:“自营为私。”說文引作“自环(户关切)”。古讀域(雨逼切)如或。《說文》:“或,邦也。從口從戈,或又從土。按:或,胡國切,匣母。域或本一字,讀當同。喻四歸定的例子:古讀夷如陳,實如田。《左》僖元年;“邢遷於夷儀。”《公羊》作“陳儀”。按:陳從申聲,古音如田。《史記》齊田氏即陳氏也。申本古文電字。《淮南子·天文訓》:“庚子干丙子,夷。”注云:“夷,或為電。”夷之讀為電,猶夷之讀為陳矣。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5.照二归精所謂“照二歸精”,意思是指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照組二等(莊、初、崇、生)字,上古應歸精組(精、清、從、心)。清代學者李元,先提出這個問題,他在《音切譜》中引例140個,證明古音中正齒二等(除床母)與齒頭互通,三等(除禪母)與舌頭互通。鄒漢勳《五均論》也有類似看法。黃侃從研究《廣韻》出發,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他認為上古漢語齒音只有古本聲精、清、從、心,沒有變聲莊(照二)、初(穿二)、床(即祟、床二)、疏(即生、審二)。莊母歸精,初母歸清,床(崇)母歸從,疏(生)母歸心。從諧聲偏旁看,同聲符的形聲字愉、莊兩組往往相混。例如:“宰”精母,“滓”莊母;“宗”精母,“崇”崇母;“籖qiān”清母,“讖chèn”初母;“蓑、胥”心母,“衰、疏”生母。從一字兩讀看,有的一讀精組音,一讀莊組。例如“參”,蘇甘切,心母;又所今切,音生母。 关于复辅音问题Star,plan,blood,flee,skyZhi,chi,shi(不是复辅音)1、杠:g江:j;2、招:zh貂:d3、辅:f铺:p4、盆:p份:f獭、癞;體、禮;监、蓝;禀、凛 关于复辅音问题董同龢在《上古音表稿》中揭示了高本漢古有複輔音說將要遇到的許多複雜情況,指出:“有一部分l-母字是同時並諧兩個或兩個以上聲母系統的”。並舉例如下:巒(無“山”)luan:變piwan,蠻mwan━孿swan━彎wan翏lieu:謬miu━瘳t(  t)ieu━膠kau龍liwong:龐bang━寵t-(  t-)iwong━龏kiwong 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將以‘巒(無“山”)翏龍’的聲母是bl-呢,dl-呢,還是gl-呢?”“現在所有的論證還不過是若干的可能而已。事實上古代帶複聲母的型式如何,他們出現的範圍又是怎樣的,又必待日後有了新材料才能決定。”(38—39頁) 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韵部,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材料1.《切韵》系统。古音學家在劃分上古韻部時雖然打亂了《切韻》系統,其實仍然以《切韻》系統作為分析比較的依據。黃侃定古本韻28部,實際就是《切韻》一、四等韻的歸併。2.先秦韵文,主要是《诗经》、《楚辞》的用韵。3.形声偏旁。 叶音法-1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诗经·燕燕》朱熹:叶尼心反(音nín)叶,音xié,同“协”,和谐的意思。返回本章目录 叶音法-2返回本章目录“叶音说”萌生于南北朝沈重的《毛诗音》,宋代朱熹《诗集传》全面采用“叶音说”。“叶音说”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押韵的现象,为了叶韵而临时改变读音。“叶音说”错误在于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懂得古韵是发展变化的。明人陈第著《毛诗古音考》等,彻底推翻了“叶音说”,第一个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发展比较音论,使古韵研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考定上古韵部的方法-系连法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周南·关雎》-职部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魏风·伐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魏风·硕鼠》返回本章目录 考定上古韵部的方法-系连法《关雎》四章:采、友《芣苡》一章:苡、采、苡、有《葛藟》二章:涘、母、母、有《將仲子》一章:子、里、杞、母《氓》一章:蚩、丝、丝、谋、淇、丘、期、媒、期《风雨》三章:晦、已、子、喜《载驰》四章:子、尤、思、之《泉水》一章:淇、思、姬、谋 王力三十韵部表-1之部职部蒸部支部锡部耕部鱼部铎部阳部侯部屋部东部宵部药部幽部觉部〔冬部〕一类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返回本章目录注:冬部为战国韵部,从侵部分出。 王力三十韵部表-2微部物部文部脂部质部真部歌部月部元部缉部侵部叶部谈部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二类三类返回本章目录 关于上古声调的各种学说陈第------古无四声说。四聲之辨,古人未有。中原音韻,此類實多。舊說必以平葉平,仄葉仄,亦無以今而泥古乎?(讀詩拙言)四聲之說,起於後世。古人之詩,取其可歌可詠,豈屑屑毫厘若經生爲耶?且上去二音,亦輕重之間耳。(毛詩古音攷,邶風,谷風“怒”字注)顾炎武--四声一贯说(平上去入)一是字無定調。所謂“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一字而可以三聲四聲,若易爻之上下無常,而唯變所適也”。(音學五書,音論)一是四聲可通轉:上或轉爲平,去或轉爲平、上,入或轉爲平上去。(同上)事實上,詩經同調相押的爲絕大多數,異調相押的很少。段玉裁--古无去声说返回本章目录 关于上古声调的各种学说孔广森--古无入声说王国维--古有五声说(阳声;阴声:平上去入)黄侃--古二声说(平入)陆志韦--古有五声说(平、上、长去、短去、入) 关于上古声调的各种学说王力:長入短入說平聲,高長調舒聲上聲,低短調長入,高長調促聲短入,低短調 中古汉语语音史一、研究中古语音材料二、中古汉语声调系统三、声调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四、简介从上古到中古声母和韵部的发展 一、研究中古语音材料1.反切2.《广韵》3.三十六字母 反切法-1反切返回本章目录 反切法-2练:郎甸切被切字反切上字反切下字甸diàn郎lángliàn练反切也叫反语,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传统的注音方法。方法: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两者拼合而得出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产生于汉魏,最初叫“反”或“翻”,宋代《广韵》才确定用“切”字。返回本章目录 广韵-1返回本章目录《广韵》的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作者为北宋陈彭年、丘雍等,成书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韵书。共分206韵,收字26194个。价值:保存了《切韵》的语音系统,并作了合理的调整。是研究中古语音的必需资料,是进行上古音与中古音分合比较的基础,是研究近代音与中古音对应规律的重要资料。 广韵-2返回本章目录《广韵》的体例:以四声为经,以韵类为纬。 广韵韵目-1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五支六脂七之八微九鱼十虞十一模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旨六止七尾八语九麌十姥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一送二宋三用四绛五寘六至七志八未九御十遇十一暮一屋二沃三烛四觉返回本章目录 广韵韵目-2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十二齐十三佳十四皆十五灰十六咍十一荠十二蟹十三骇十四贿十五海十二霁十三祭十四泰十五卦十六怪十七夬十八队十九代二十废返回本章目录 广韵韵目-3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十七真十八谆十九臻二十文二十一欣二十二元二十三魂二十四痕二十五寒二十六桓十六轸十七准十八吻十九隐二十阮二十一混二十二很二十三旱二十四缓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问二十四焮二十五愿二十六慁二十七恨二十八翰二十九换五质六术七栉八物九迄十月十一没十二曷十三末返回本章目录 广韵韵目-4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十七删二十八山一先二仙三萧四宵五肴六豪七歌八戈九麻二十五潸二十六产二十七铣二十八狝二十九篠三十小三十一巧三十二皓三十三哿三十四果三十五马三十谏三十一襇三十二霰三十三钱三十四啸三十五笑三十六效三十七号三十八个三十九过四十禡十四黠十五辖十六屑十七薛返回本章目录 广韵韵目-5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十阳十一唐十二庚十三耕十四清十五青十六蒸十七登十八尤十九侯二十幽三十六养三十七荡三十八梗三十九耿四十静四十一迥四十二拯四十三等四十四有四十五厚四十六黝四十一漾四十二宕四十三映四十四诤四十五劲四十六径四十七证四十八嶝四十九宥五十候五十一幼十八药十九铎二十陌二十一麦二十二昔二十三锡二十四职二十五德返回本章目录 广韵韵目-6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十一侵二十二覃二十三谈二十四盐二十五添二十六咸二十七衔二十八严二十九凡四十七寝四十八感四十九敢五十琰五十一忝五十二豏五十三槛五十四俨五十五范五十二沁五十三勘五十四阚五十五艳五十六木忝五十七陷五十八鉴五十九釅六十梵二十六缉二十七合二十八盍二十九叶三十帖三十一洽三十二狎三十三业三十四乏返回本章目录 平水韵韵目-1一东一董一送一屋二冬二肿二宋二沃三江三讲三绛三觉四支四纸四寘五微五尾五未六鱼六语六御七虞七麌七遇八齐八荠八霁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返回本章目录 平水韵韵目-2九泰九佳九蟹十卦十灰十贿十一队十一真十一轸十二震四质十二文十二吻十三问五物十三元十三阮十四愿六月十四寒十四旱十五翰七曷十五删十五潸十六谏八黠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返回本章目录 平水韵韵目-3一先十六铣十七霰九屑二萧十七篠十八啸三肴十八巧十九效四豪十九皓二十号五歌二十哿二十一箇六麻二十一马二十二禡七阳二十二养二十三漾十药八庚二十三梗二十四敬十一陌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返回本章目录 平水韵韵目-4九青二十四迥二十五径十二锡十蒸十三职十一尤二十五有二十六宥十二侵二十六寝二十七沁十四缉十三覃二十七感二十八勘十五合十四盐二十八琰二十九艳十六叶十五咸二十九豏三十陷十七洽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返回本章目录 三十六字母關於中古聲母系統,隋唐和唐末宋初有所不同。隋唐時有36個聲母,以《切韻》(《廣韻》)的聲母系統為代表,唐末宋初有35個聲母,以傳統的三十六字母為代表。三十六字母是唐末沙門守溫所創,經宋人增訂而成。 三十六字母守溫所創字母,只有30個。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P.2011號敦煌殘卷,上載守溫字母,題“南唐漢比丘守溫述”:唇音:不、芳、並、明舌音:端、透、定、泥是舌頭音知、徹、澄、日是舌上音牙音:見(君)、溪、群、來、疑等字是也齒音:精、清、從是齒頭音審、穿、禪、照是正齒音喉音:心、邪、曉是喉中音清匣、喻、影亦是喉音濁 三十六字母把三十字母增訂為三十六字母,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在宋人的等韻圖裏,三十六字母已經廣泛應用。除了“娘”母在現代方言找不到和泥母對音的證據,可能實際並不存在以外,三十六字母代表了唐末宋初中原語音的三十五個聲母。 三十六字母-1全清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清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全浊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浊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重唇轻唇双唇音舌尖中音唇齿音舌面前音舌尖前音舌面前音舌头舌上齿头正齿齿音舌音唇音精心照审从邪床禅清穿特征旧名今名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发音方法发音部位返回本章目录 三十六字母-2全清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清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全浊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浊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发音方法特征发音部位旧名今名舌根音牙音见溪群疑影(零声母)舌根音晓匣喉音舌面中音(半元音)喻来日舌尖中音舌面前音半舌音半齿音返回本章目录 从上古到中古声母的变化從上古二十八聲母到中古三十六聲母或三十五聲母,漢語聲母系統起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輕唇音產生:舌上音產生;齒頭音精組和莊組分化以及莊組和章組合流;匣母分化和雲、餘合流。“見、溪、群、疑、曉、影、來”7個聲母從上古到中古沒有發生變化,“日”母的音值有小變。現在分別討論如下: 从上古到中古声母的变化1.輕唇音的產生上古漢語沒有輕唇音“非、敷、奉、微”四個聲母。三十六字母裏已有此類聲母。(1)分化條件:合口三等變輕唇幫(—二四、開三)==幫:巴八霸波伯迫(合三)==非:法福幅府斧甫付滂(一二四,開三)==滂:帕坡破批判(合口三)==敷:俘副斐芬並(—二四,開三)並:拔跋把勃泊帛婆皮(合三)==奉:乏伐夫浮婦明(—二四、開三)==明:馬莫默沒(合三)==微:巫武舞物 从上古到中古声母的变化(2)分化時間:初唐—中唐—晚唐《切韻》裏有25%是重唇音和輕唇音互切的。有兩種情況:A重唇切輕唇,即被切宇是輕唇音而反切上字是重唇音。例如:薄謀反:浮涪B輕唇切重唇,即被切字是重唇音而反切上字是輕辱音。例如:武脂反:眉廢每《廣韻》繼承《切韻》的體系,都是以輕唇切重唇音,而且限於三等開口字。例如:非切幫:卑,府移切到晚唐時期,在敦煌發現的晚唐《開蒙要訓》、《俗務要名林》等通俗作品的反切或直宙裏,輕辱、重唇舌就有了顯明的區分。《開蒙要訓》的直音材料:重辱注重唇:屏平,瓢標輕唇注輕唇:紡方,芬分 从上古到中古声母的变化2.舌上音的产生上古沒有舌上音知、徹、澄,到了唐代,舌上音從舌頭音分化出來。情況是:(1)分化條件:一四等不動,二三等分家端(一四)===端:答打多低(二三)===知:折卓知質透(一四)===透:他拖貼鐵(二三)===徹:詫癡恥畜定(一四)===定:奪度駝笛(二三)===澄:鄭住除呈六朝時期,舌上音還沒有從舌頭分化出來,知組字大部還念舌頭音:是誰宅第,過佳。(洛陽伽藍記卷五) 从上古到中古声母的变化(2)分化時間:唐代顔師古《漢書注》端、知兩組共有反切444個,決不相混。舌頭音如:端:丁都鳥;透:吐它托;定:徒大特唐舌上音如:知:竹張知;徹:醜;澄:丈治持 从上古到中古声母的变化3.莊組的産生及其與章組的合流 从上古到中古声母的变化4.“雲,以”分化在《釋名》裏,雲母(喻三)已開始從匣母分出,並未與餘(以)母合併,兩個聲母的分別十分清楚。其中以母與雲母各自為訓的,例如:以與以:寅,演也雲與云:淮,圍也。 中古漢語的聲調系統1.齊梁之前,無有四聲之說法2.沈約等發現四聲《南齐书·陆厥传》载: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又撰《四聲譜》,以為在昔詞人,累千載而不悟,而獨得胸衿,窮其妙旨,自謂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問周舍曰:“何謂四聲?”舍曰:“天子聖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梁書,沈約傳)3.陳寅恪:四聲摹擬天竺佛經轉讀。4.古人對漢語四聲調值的描述 中古四声的读音-1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急而促。-唐释处忠《元和韵谱》平声长言,上声短言,去声重言,入声急言。-清·张成孙《说文谐声谱》返回本章目录 中古四声的读音-2返中古汉语语音史回本章目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明释真空《玉钥匙歌诀》 中古汉语声调系统空海《文镜秘府论四聲論》中說:“昔周孔所以不論四聲者,正以春為陽中,德澤不偏,即平聲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熾如火,即上聲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離本,即去聲之象;冬,天地閉藏,萬物盡收,即入聲之象。” 音韵学的术语介绍音韵学有很多专门的术语,学习汉语史会遇到它们,这里我们只简单介绍一下,不作仔细的分析.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可以找书看. 韵、韵部、韵目韵,不管有没有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就算同韵。如“东、董、送、屋”为四个韵。所有同韵的字汇成一个部类,就叫做韵部。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叫做韵目。返回本章目录 字母、三十六字母【字母】声类的代表字叫字母。传统音韵学归纳了声类之后,便从同一声类的字中找出一个作为这一声类的名称,如:帮、透、泥等。它们分别代表着一个声母类别,习惯称之为字母。【三十六字母】传统音韵学沿用最久的一套声类标目。宋人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益而成。三十六字母大致可以代表唐末宋初的汉语声母系统。返回本章目录 字音分析字音声七音清浊韵韵头开合四呼韵腹韵尾入声韵调平仄上去入舒类促类四等发音方法发音部位阳声韵阴声韵返回本章目录注:入声韵必须有塞音韵尾,入声调却不一定。 五音、七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音(宋元时分出)返回本章目录【五音】音韵学家依据发音部位划分的声母类别。包括—qiān] 清与浊按照声母的发音方法分类清声发音时不带音的辅音浊声发音时带音的辅音全清不送气的清声次清送气的清声全浊带音的塞音、擦音、塞擦音次浊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根据气流或浊化的程度分类返回三十六字母-1本章目录 附:现代普通话声母清浊表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后音舌尖前音清浊清浊bpmfdtnlgkhjqxzhchshrzcs返回本章目录 等返回本章目录 呼与洪、细没有介音,主要元音又不是﹝i﹞、﹝u﹞、﹝y﹞的音节。介音或主要元音是﹝i﹞的音节介音或主要元音是﹝u﹞的音节介音或主要元音是﹝y﹞的音节开口呼合口呼洪音细音洪音细音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开口洪音开口细音合口洪音合口细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cuō宋元等呼洪细明清四呼洪细返回本章目录 第三节近代汉语语音系统近代汉语语音系统,是指14世纪汉族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这个共同语是我国先秦以来“雅言”的继承和发展。它的语音系统大体以中原(河南一带)语音为基础,可以通行于整个北方以及全国许多地区。研究近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最主要的材料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1作者:周德清问世时间:元代元统元年(1333年)特点:1.声—全浊声母清化;2.韵—106韵简化成19韵部;3.调—首创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之说,入声已经消失。返回本章目录 《中原音韵》-2意义:声、韵、调三个方面的变化,反映十四世纪北方话的语音实际,更接近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这部韵书是现代普通话的历史源头,是研究近古普通话语音的重要韵书。编撰体例:韵部为纲,四声为纬。返回本章目录 早梅诗早梅诗兰茂《韵略易通》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兰茂《韵略易通》与《中原音韵》同为北音韵书,此书用“早梅诗”二十个字代表近古声母,这是北音系统声纽具有标目的开始。返回本章目录 近古声母同中古、现代声母的对应关系-1近古21声母现代21声母中古36声母中古36声母现代21声母近古21声母冰破梅风无东天暖来见开疑bpmf零声母dtn,rlg,jk,q零声母,n帮并滂并明非敷奉微端定透定泥娘来见群溪群疑返回本章目录 近古声母同中古、现代声母的对应关系-2近古21声母现代21声母中古36声母近古21声母现代21声母中古36声母hxzhchshrzjcqsx向一枝春上人早从雪晓匣影喻疑照知床澄穿彻床澄禅审禅日喻精从清从邪心邪,零声母零声母返回本章目录 中古声母与现代普通话声母对照-1见组中古声母精组庄组照组知组日组帮组(包括非敷奉)端组(包括娘来)现代普通话声母gkhjqxzcszhchshr(包括er)bpmfdtnl返回本章目录 中古声母与现代普通话声母对照-2中古声母现代普通话声母微母①喻母疑母②影母零声母注:①微母少数今为m。②疑母少数今为n。u(w)i(y)üaoe返回本章目录 《中原音韵》19韵部与现代韵母对照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歌戈家麻车遮庚青萧豪真文侵寻寒山桓欢先天监咸廉纤尤侯ongang-iier-ieiüuaioeaieengaoenanou返回本章目录 從中古到近現代的聲母變化1.全濁聲母的清化濁音清化:“清—濁”是中古漢語的一對區別特徵,後來濁音這個區別特徵在很多方言中消失了,原來的濁音與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併。這種現象叫做“濁音清化”。全濁聲母指中古漢語的濁塞音、濁塞擦音和濁擦音聲母,響音聲母稱次濁聲母或者清濁聲母。在韻圖裏,全濁聲母包括竝母、奉母、定母、澄母、從母、邪母、床母、禪母、群母和匣母,參見三十六字母表。吳方言濁聲母並母:賠倍,袍暴,龐棒,便(便宜)便(便利),皮避,排敗,薄步定母:徒杜,題弟,同洞,調(調和)調(調查),亭定,甜電,逃稻,談蛋 從中古到近現代的聲母變化吳方言清濁對比幫並:兵平,幫龐,彬貧,般盤,標瓢,杯賠非奉:風馮,方房,分墳,非肥,番煩濁音清化:多數中國方言全濁聲母變成了相對的清聲母。官話平聲演變爲送氣清音,仄聲演變爲不送氣清音。贛語、客家話、徽語徽州片、江淮官話通泰片、關中方言全部變成對應的送氣清音。新湘語演變爲不送氣清音閩語、徽語嚴州片演變爲送氣清音和不送氣清音,無規則。吳語、老湘語、部分閩北方言(與吳語交界地帶)及極少數贛方言(吳湘“濁音走廊”)保留全濁聲母日語漢字音中的“吳音”系統也保留古漢語的清濁對立。“漢音”系統則基本清化(日語清音無送氣與不送氣的分別)。朝鮮語漢字音不保留清濁對立,全濁聲母清化派入送氣清音或不送氣清音的規則比較模糊。越南語漢字音(漢越語)部分保留中古漢語的清濁對立,規則比較複雜。 從中古到近現代的聲母變化时间:中古35个声母中有10个全濁声母,元代,这些全濁声母都消失了,变成同部位的清聲母。規則是:全浊聲母的塞音(並、定、群)和塞擦音(澄、从、床),平聲調的变成同部位的吐气清音,仄声变成同部位的不吐氣清音。中州音韻:清濁聲母字同組。 從中古到近現代的聲母變化2.知照合流和卷舌音的産生(1)知照合一三十六字母的照穿床審禪,唐以前本分照二,照三兩組。到唐末這兩組就合流了。敦煌文獻中,常有“知”作“支(章)”的現象,可見知照兩組也合流了。到了中原音韻裏,知照完全統一了。 從中古到近現代的聲母變化(2)産生卷舌音15世紀後全部産生整套卷舌音。 從中古到近現代的聲母變化 從中古到近現代的聲母變化3.精見合流分化4.影喻疑合流 中古四声与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对应关系中古四声现代普通话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初安飞低龙民齐云准海马语户坐在似劈屋七帖杂局竹福铁笔雪塔助爱至用六作设月例字清声母浊声母全浊声母部分清声母、全浊声母部分清声母、次浊声母部分清声母部分清声母清声母、次浊声母返回本章目录 寻芳草辛弃疾有得许多泪。 又闲却、许多鸳被。 枕头儿、放处都不是。 旧家时、怎生睡。 更也没书来, 那堪被、雁儿调戏。 道无书、却有书中意。 排几个、人人字。 中古到近代入声韵的发展从中古到近代,汉语韵母系统最大的变化是入声韵尾消失,变成了阴声韵母。《广韵》入声韵有34个韵部,50个韵母。早在唐代甚至更早一些,这些入声韵的韵尾就有相混的迹象。胡曾《戏妻族语不正》诗“呼十却为石”,“十”是缉部,“石”足铎部,表明入声韵尾在唐代某些方言口语里已经不分了。宋代入声进一步发生变化,在宋词里往往可以互押。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薛)。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薛)。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月)。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薛)。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月)。 中古到近代入声韵的发展不过宋代入声韵尾[-p]、[-t]、[-k]并没有消失。清戈载《词林正韵》分宋词韵为19部,内有入声5部。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形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系统从元代起就开始形成了。从前面的几节里可以看出,14世纪《中原音韵》所反映的以中原语音为基础的北方话语音系统,跟现代汉语普通话标准音已比较接近。但是由于时代的变移,居民的迁徙,方言的相互影响,它们之间也还存在不少差异。下面分声韵调三方面进行讨论: 一、声母的变化1、舌面音j、q、x产生。2、卷舌声母进一步发展。3、疑、微两母完全消失王力《太平歌》: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二、韵母的变化1、鼻音韵尾归并2、寒山、桓欢、先天三韵合并3、儿化韵产生 三、声调的变化1、入派三声重新调整2、次浊阴平字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