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886914
大小:3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7-19
《小学品德课前搜集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与社会》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同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它是一门综合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外,还有机融合了其它诸多方面的常识教育,如法制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它能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能为他们以后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但这些方面的教育对于上课的教师来说,却因其知识点多,专业性强以及学生缺少一定的基础,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教好上述这些内容的综合课,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前材料的
2、准备 重视课前材料的准备,就其现在品德课堂教学倡导生成反对过多预设的背景下,是难以被大家认可的。因为学生课前材料的准备必然围绕预设的方案进行,而过多的预设会涉及到一个是否体现“以生为本”的问题,这也是新旧教学理念在教法上的一种区别。但是,当我们接触了《品德与社会》中那些融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法制、环境等教育内容的课文,却会感到由于这些教学内容因年代久远、内容抽象而远离学生自己“正在进行的生活”,也或因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积淀不多,使得师生离开了必要的课前材料的准备而难以确保课堂教学顺畅、有效的开展。因
3、而教师在执教这些课文前,要指导学生做好必要的课前材料准备,保证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于课堂学习之中,同时,学生准备的过程,既是一个课堂学习的提前介入过程,还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 1、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如我区汤亚飞老师在执教《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
4、进一步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前就要求学生去搜集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轰炸、洗劫家乡的史实材料,并告诉学生可以是图片、文字材料、现身说法的录音,也可以是自己访问的记录,但人人都要有发言交流的内容。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指明路径,让学生能顺利地去获取相关材料。由于学生年龄小,平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这二个圈子中,因而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让他们走出校门,向社会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
5、方法,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让学生课前去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是应该向学生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对学生获取有效材料的路径自己要心中有数,甚至要先作尝试和必要的铺垫工作,以确保学生材料准备工作的顺畅进行。如前所述的汤亚飞老师,为了提高学生调查、访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她对学生要调查、访问的对象事先进行了摸底了解,还为学生约定了时间,确定了具体的内容,准备了必要器材,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满意的收获。 3、提供素材,让学生从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学生
6、课前准备学习材料的途经有许多,其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素材,让他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以备上课之用,在学生学习任务较紧或材料准备的渠道较少情况下,也是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如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书报、画册、影视材料等。当然,教师向学生提供的素材,比要求学生去准备的材料,内容要多一些,范围要大一些,以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更多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相关的材料,为上课时所用。如不是这样,课前准备就会有“作秀”之嫌。 4、身体力行,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地去准备相关材料。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
7、互动的过程。为让教学过程能顺畅进行,为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在让学生准备有关学习材料的同时,自己也应去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只有教师具有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有比学生更多的学习素材,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才会得心应手。而且,教师通过自己课前材料的准备,能够发现一些在准备过程中的问题,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前所述的汤亚飞老师,为了《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的教学,就十分注重学生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多次来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并且自己也参与其中,还
8、把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认真的课前准备,就能弥补一些综合课程学习上的“先天不足”,就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二、突出品德教育这条主线 品德与社会虽然是一门综合课程,但品德教育仍然是它的重头戏,是学科的基本属性。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偏离品德教育这条主线,把它上成地理课、历史课、社会常识课。具体操作为: 1、挖掘教材自身的情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