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843485
大小:56.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7-15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篇一:文言文阅读板块第一讲教辅精选文言文阅读板块第一讲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下面将初中常见的12个虚词举例如下:之⒈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2、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⒉助词⑴。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⑵。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26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臣以王吏
3、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⑶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⑷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⑸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⒊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为“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①不足为
4、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26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一、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
5、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①山之僧智仙也之:②名之者谁之: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之: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⑤悍吏之来吾乡之:二、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先自度其足()()(2)吾忘
6、持度()()..(3)宁信度()().9、翻译下列句子。26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10、《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
7、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1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1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6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
8、责传递知识。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1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