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失血病人地合理输血.doc

外科失血病人地合理输血.doc

ID:56794627

大小:3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7-12

外科失血病人地合理输血.doc_第1页
外科失血病人地合理输血.doc_第2页
外科失血病人地合理输血.doc_第3页
外科失血病人地合理输血.doc_第4页
外科失血病人地合理输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科失血病人地合理输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失血病人的合理输血省人民医院绥民外伤或手术均可引起急性失血,而急性失血未必都要输血。即使有输血指征,也不一定要输全血。无庸讳言,目前临床医生对输血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之后,如何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是医疗机构面临的紧迫任务。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用血,才能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节约用血的措施至少有三条:一是杜绝不合理用血;二是开展成分输血;三是提倡自体输血。我们就急性失血病人如何开展成分输血谈一些粗浅看法,供同道参考。一、病理生理(一)失血量和休克分度正常成人的血容量约为75ml/Kg,70Kg男性血容量约为5000ml。失血

2、时机体的反应和症状取决于失血的量和速度。急性失血少于血容量的15%,除心率轻度增快外,血压、脉压和呼吸均正常,如无急剧体位变动,一般无症状,称为休克前期。急性失血达血容量的20%~30%,由于心血管系统的代偿,收缩压基本正常,但脉压缩小,并有心率明显增快、毛细血管充盈变慢、呼吸稍增快、焦虑等早期休克症状。急性失血超过血容量的30%,将会出现明显休克症状,表现为血压降低、脉搏细速、皮肤湿冷、毛细血管充盈缓慢、呼吸明显增快、尿量减少和烦躁不安等。短期失血超过血容量的40%,上述休克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无尿、嗜睡、甚至昏迷,如继续失血,有心脏停搏的危险,对生命构

3、成威胁。(二)失血后的代偿机制和体液转移1、血流重新分布急性失血造成血容量锐减、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减少、血压趋向降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的冲动减少,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发放的抑制性冲动相应减少,以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增强,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肾脏、腹腔器官及皮肤小动脉收缩,血流转向心、脑等重要生命器官;静脉系统容量血管收缩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增加。虽然小动脉收缩和血流重新分布对维持血压和心脑血供有重要意义,但如果肾脏缺血时间过长,容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失去代偿意义。2、组织间液迅速向血管转移休克早期毛细血管前

4、小动脉收缩导致毛细血管静水压下降,有利于组织间液向毛细血管转移,起“自身输液”作用。据测定,失血500~1000ml后,组织间液向毛细血管转移的速度最初达每小时120ml,随后逐渐减慢,血容量在24~48小时恢复。失血2000ml,1小时后有500~1000ml组织间液转移到血管①,部分补偿丢失的血浆容量。3、组织间液向细胞转移虽然几十年前已有不少外科医生发现大手术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比单纯输血的治疗效果更好,但当时对失血病人体液的转移规律所知甚少。1942年Wiggers进行的动物实验显示,把放出的血回输给失血性休克的犬,如果不额外补充平衡盐溶液,不能使休克

5、犬成功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大量血浆用于战伤休克抢救,效果并不理想。50年代初的治疗经验证明,失血性休克时用晶体盐溶液扩容对预防或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961年Shires用同位素标记和稀释原理研究失血动物模型(犬)的血浆和细胞外液容量,发现失血性休克时有明显的细胞外液减少和细胞液增加,并认为这是大量组织间液向细胞转移的结果。继后的研究证明,这种体液转移与细胞膜Na+-K+-APT酶活性降低有关。70年代初积累的战伤治疗经验进一步证实了Shires的研究结果,失血性休克时不但血容量锐减,由于组织间液分别向血管和细胞转移,组织间液容量也显著减少,

6、如果得不到“额外”的晶体盐溶液补充,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二、扩容治疗(一)首批晶体液扩容早期有效的扩容治疗是改善失血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关键。由于失血性休克时补充血容量和补充组织间液都很重要,首批扩容液应选择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3~4倍。首批2000ml林格乳酸钠液快速静脉输注已被广泛用作常规复措施,不但能迅速补充细胞外液,根据输液效果还能估计失血量和判断有无进行性出血,以便决定下一步治疗措施;严密观察下可鉴别少尿的原因并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争取时间配血,并减少输血量。表1首批2000ml林格乳酸钠液20min静脉输入后的反应迅速反应短暂反应无反应生命体征

7、恢复正常短暂改善无改善估计失血量<20%20%~40%>40%追加晶体液不一定必需必需输血不一定需要急需备血配血备用配好即输紧急发血手术干预有可能很可能极有可能(二)胶体液扩容未充分补充晶体液之前,不宜补充胶体液,因为:①有些胶体液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20%~25%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大于血浆,静脉输入后把组织间隙的水分吸入血管而发挥扩容作用,这样会进一步加重组织间隙脱水;②人造胶体是多分散性胶体,所含的分子大小不等,虽然较大的分子能停留在循环中维持扩容作用,但其中较小的分子迅速经肾脏排泄产生渗透性利尿,容易被误解为血容量已补足及肾功能改善,实际上进一步加

8、重脱水,容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失血量在血容量的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