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DB34∕T 907-2015 桑蚕种.pdf

行业标准:DB34∕T 907-2015 桑蚕种.pdf

ID:56762700

大小:179.8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08

行业标准:DB34∕T 907-2015 桑蚕种.pdf_第1页
行业标准:DB34∕T 907-2015 桑蚕种.pdf_第2页
行业标准:DB34∕T 907-2015 桑蚕种.pdf_第3页
行业标准:DB34∕T 907-2015 桑蚕种.pdf_第4页
行业标准:DB34∕T 907-2015 桑蚕种.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业标准:DB34∕T 907-2015 桑蚕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30B47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907—2015代替DB34/907-2009桑蚕种文稿版次选择2015-12-30发布2016-01-3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907—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替代DB34/907-2009桑蚕种。本标准由安徽省蚕桑服务站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蚕桑服务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剑霞、李庆宝、陈斌、张虹、江泽众、赵康。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4/T056-1998、DB34/907-200

2、9。IDB34/T907—2015桑蚕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桑蚕种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包装要求,判定指标和繁制过程质量预控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桑蚕种,即三级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繁育、检验和质量判断。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4/T560桑蚕三种原种繁育技术规程DB34/T561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三级原种三级原种包括原种、原原种和原原母种,供繁育一代杂交种的蚕种称原

3、种,供繁育原种的蚕种称原原种,供繁育原原种和品种循环继代用的蚕种称原原母种。3.2一代杂交种利用杂交一代优势,用原蚕按审定的杂交组合繁制的蚕种。3.3实用孵化率连续2日孵化最多的蚁蚕头数占调查良卵总数的百分比。3.4纯度原种、原原种、原原母种中符合该品种性状的蚕(或茧、卵)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3.5杂交率1DB34/T907—2015一代杂交种中符合该品种性状的蚕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3.6病蛾率带微粒子病的母蛾数占制种批(段)母蛾总数的百分比。一代杂交种按规定方法抽样检验,以允许检出的病蛾集团数来判定蚕种合格与否。3.7病卵率带微粒子病的蚕卵数占制种批蚕卵总数的百

4、分比。一代杂交种按规定方法抽样检验,以允许检出的病卵集团数来判定蚕种合格与否。3.8虫蛹统一生命率表示蚕的幼虫期和蛹期的综合健康强度。计算方法为:虫蛹统一生命率(%)=幼虫生命率×(1-死笼率)4质量要求4.1三级原种质量要求三级原种质量指标见表1。表1三级原种质量指标单位:粒、克、%单蛾张种一日种别系别折净率良卵率纯度病蛾率病卵率良卵数收蚁量原原母种、原中系-≥370≥90-100<0.10原种日系-≥330≥90-100<0.10中系≥53≥370≥92≥4.5≥99.5<0.20原种日系≥53≥330≥92≥4≥99.5<0.204.2一代杂交种质量要求一代

5、杂交种质量指标见表2。表2一代杂交种质量指标单位:%用种期别良卵率实用孵化率杂交率病蛾率病卵率即浸种≥92≥92≥95≤0.5≤0.15冷浸种、越年种≥97≥92≥95≤0.5≤0.152DB34/T907—20155包装要求5.1三级原种三级原种为框制平附种,原原母种、原原种为14圈单蛾种,原种为28圈单蛾种。蚕连纸上应注明生产单位、品种、批次、生产日期、执行标准、许可证编号,并附具检疫合格证。5.2一代杂交种一代杂交种为散卵种,每盒种良卵数为25000±500粒。3散卵盒应当用对蚕种无害的木条、纱布等材料制作,要求透气、牢固、无破漏,单盒容积≥50㎝。散卵盒上

6、应附具蚕种质量合格证、检疫合格证、标签,标签内容应包括生产单位、品种、批次、期别、执行标准,许可证编号。6判定指标用于销售的各级蚕种,分别达到相应的质量指标和包装要求的为合格蚕种。折净率、良卵数、良卵率未达标的,应重新整理直至合格,其余指标有一项未达标的则为不合格种。7繁制过程质量预控要求繁制过程质量预控要求见附录A。3DB34/T907—2015AA附录A(规范性附录)桑蚕种繁制过程质量预控要求A.1个体选择各级蚕种在繁育过程中应按照DB34/T560桑蚕三级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B34/T561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严格五选,选出不符合品种

7、固有性状以及不良的卵、蚕、茧、蛹、蛾。A.2饲育区选择发育明显不齐、爆发蚕病、中毒等造成个体淘汰率达40%以上的饲育区不得留种。各级蚕种在生产中应进行微粒子病预知检查,及时淘汰有微粒子孢子的饲育区。A.3种茧选择原原母种、原原种种茧,蛾区选除率应不低于20%,区内个体选出率应不低于25%,个体选除率超过60%的蛾区不得制种。原种个体选除率不低于10%(不包括双宫、屑茧),合格区内个体选除率超过50%的不得制种。选制原原母种、原原种的种茧应进行个体称量,原原母种、原原种全茧量和茧层量应分别在合格区平均数上下开差0.1g和0.04g、0.2g和0.06g范围内。A.4

8、种茧质量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