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279-2017 弱筋小麦生选6 号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2∕T 3279-2017 弱筋小麦生选6 号生产技术规程.pdf

ID:56744256

大小:208.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7

DB32∕T 3279-2017 弱筋小麦生选6 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2∕T 3279-2017 弱筋小麦生选6 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2∕T 3279-2017 弱筋小麦生选6 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2∕T 3279-2017 弱筋小麦生选6 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2∕T 3279-2017 弱筋小麦生选6 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T 3279-2017 弱筋小麦生选6 号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22备案号:54548-2017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3279—2017弱筋小麦生选6号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tegulationforproductingweakglutenwheatShengxuan62017-07-01发布2017-08-01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3279—2017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

2、草人: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鹏、马鸿翔、王亚松、汤顺英、华荣。IDB32/T3279—2017弱筋小麦生选6号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弱筋小麦生选6号生产的产地环境、品质指标、产量及产量结构、栽培技术要点、收获与贮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淮河以南的江苏省沿江、沿海及丘陵地区弱筋专用小麦生选6号的生产,其它生态、生产条件相似地区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

3、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32/T504-2002无公害农产品肥料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弱筋小麦weakglutenwheat胚乳为软质,小麦粉筋力较弱,适用于制作馒头、蛋糕和饼干等食品的小麦。4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2016的规定。5品质指标品质符合GB/T17320-2013弱筋小

4、麦要求,籽粒硬度指数<50、籽粒粗蛋白质(干基)<12.5%,小麦粉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6%、小麦粉沉淀值<30mL、小麦粉吸水量<56mL/100g、稳定时间<3.0min。1DB32/T3279—20176产量目标及产量结构6.1产量水平产量(400~500)kg/亩。6.2产量结构每亩有效穗(30~32)万,每穗粒数(40~45)粒,千粒重38g~40g。7栽培技术要点7.1种子处理7.1.1种子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7.1.2晒种播前利用晴天晒种1d~2d。7.1.3拌种播前选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

5、ml,加300ml水拌25kg种子,预防小麦种传病害、减轻纹枯病的发生。7.2播种7.2.1播种期适宜播种期10月25日~11月5日。7.2.2播种量适期播种每亩播量7.5~8.5kg。7.2.3播种方式7.2.3.1机条播对腾茬及时、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以下、土壤适耕状态好的田块可采用少(免)耕条播机,一次作业完成浅旋、开槽、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根据土壤墒情调节播种深度,墒情适宜时控制在2cm~3cm,土壤偏旱时调节为3cm~5cm,行距均为25cm。7.2.3.2机匀播当土壤含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80%以上时,宜采用小麦均匀摆播机(或

6、带状匀播机)进行作业,灭茬浅旋盖籽,旋耕盖籽深度控制在2cm~3cm。7.3沟系标准2DB32/T3279—2017内三沟于播种后进行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挖。每3m~4m开挖一条竖沟,沟深20cm~25cm;田块长超过100m时加挖腰沟,沟深25cm~30cm;田块两头进、出水端开挖横沟,沟深25cm~35cm,内外沟配套相通。7.4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2010和DB32/T504-2002的规定。7.4.1施肥原则7.4.1.1施肥策略采用控氮、增磷、补钾以及氮肥前移的施肥策略,重施基肥,巧施拔节孕穗肥。7.4.1.2氮肥施肥比例基肥:

7、拔节孕穗肥为7:3。7.4.2养分用量纯N(14~16)kg/亩;P2O5(7~8)kg/亩;K2O(7~8)kg/亩。7.4.3运筹方法7.4.3.1基肥施45%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50kg/亩,尿素(8~9)kg/亩。7.4.3.2拔节孕穗肥在小麦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叶龄余数2.5时,施尿素(6~7)kg/亩。7.5病虫草害防治7.5.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药使用应执行GB/T8321和NY/T1276-2007的规定。7.5.2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到10%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300~400)

8、mL或12.5%纹霉净水剂(250~300)mL加水喷雾防治。7.5.3小麦白粉病当小麦上部3张功能叶病叶率达3%~5%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