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542749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7
《最新山东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十四:穿越千年的教诲—谈《论语》中的学习态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精要解读之十四:穿越千年的教诲—谈《论语》中的学习态度有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态度端正,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学习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才能把知识学好。如果态度端正,就有毅力克制自己的玩心,有催促自己前进的动力。所以我们不妨对照《论语》中的言论,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厌学懒学、消极懈怠之时,有没有投机取巧、偷工减料之处。《论语》各章节的编排看似无章法,但却把《学而》篇放在首位,足见“学”就是《论语》反复强调的入门钥匙,是“入道之门,进德之基,学者之先务”,这恰恰反映了孔
2、子及其后学者对学习的态度。我们平常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主要是指他对待学习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相反,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则指他对待学习持消极、被动甚至厌恶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的态度就是学习的根源。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一下在学习态度方面古人对我们穿越千年的教诲。首先,积极的学习态度必须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坚持的
3、过程,所以要想学习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能静下心来。对于同样的学习,为什么有的同学能乐此不疲、全神贯注,有的则感到令人讨厌、苦不堪言、心不在焉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真正能静下心来学得进去的人,都不会感到厌倦,反而会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这说明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的最好注脚。不管哪个时代,都有很多人为了得到学习机会克服重重困难、甘冒风
4、险、奋斗不止,甚至不惜献出生命。他们把学习巳看成生命的一部分,学习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必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段名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之所以必需,并不是为了直接劳动,而是为了使一个人在接受文化财富之后,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使他体验到一个聪明的、天才的劳动者的尊严感,使他感到自己的生活并不是为了挣得一块糊口的面包,从而感到幸福。”因此,每个同学都要立定这样一个信念:眼前的学习机会失而不返,务须珍惜。其次,积极的学习态度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人说,这个世界
5、最伟大的人往往就是将一件极普通的事,坚持做下去的人。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
6、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学习过程的每一步都不会是容易的,其中充满着苦恼、艰辛和曲折,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那是绝无可能成功的。想一想,我们多少次信誓旦旦,我们多少次制定计划;但我们又有多少次半途而废,又有多少次无果而终。要知道,一道难题也许就因为你少思考了一分钟而与答案擦肩而过,一篇课文也许就因为你少读了一遍而背不出来,一次成绩的退步也许就因为你的计划少坚持了一个星期。要知道,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我们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我们每天的奋斗就像对参
7、天大树的一次砍击,头几刀可能了无痕迹,每一击看似微不足道,然而,累积起来,巨树终会倒下。就像冲洗高山的雨滴,吞噬猛虎的蚂蚁,照亮大地的星辰,建起金字塔的奴隶,我们也要一砖一瓦地建造起自己的城堡,只要持之以恒,什么都可以做到。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沿着崎岖陡峭的山岩不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再次,积极的态度还要有虚心学习、善于反思的品质。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所谓智者,知其人,更知于己。“知之为知之,不知
8、为不知,是知也。”这是一个极其简单与朴素的道理。对与知识,人类的所知永远显得那么的有限与微不足道,所以这里传达的所谓“虚心、刻苦”这样的信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所谓谦虚的“面子工程”,“知(智)”是一种智慧,“知”其无知更是一种大智慧。我们有一些同学学习知识满足于“知其然”,而从不去深究其“所以然”,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只能两眼“茫茫然”。比如语文文言文的学习,翻开书,字都认识,文言实虚词也会解释,课文也会翻译,所以我觉得学得很好了。其实不然,所有的课文都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至于文字现象背后的语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