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72398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 (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下册六单元课内阅读十一、《乡下人家》(一)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1、解释词语意思。依着时令:。顺序开放:。2、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2、,“相互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句中的“它们”指的是()、()、()、()。句子中还有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和()。3、第一自然段一共介绍了()种植物。第一句介绍的植物是();第2句介绍的植物是();第三句介绍的()。4、“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句子中“探出头来”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它写出了竹笋()的特点。句中运用了()的修辞方法。5、“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句子中
3、()这个词语用得形象生动,它写出了()鸡()的特点。6、第二自然介绍了()活动时的样子。你发现了一、二自然段在所写内容上的区别了吗?前者是写(),后者是写()。(二)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
4、,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乡下人家,()什么时候,()什么季节,()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你一定会!(1分)2.在文段中你一定能找出与下面词语相近的词语。(2分)融洽()特别()3.在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2分)(1)(2)4.用“”划出一个运用拟人写法的句子,你也能写一句。(2分)5.文中最后一段话,我体会它的作用。用“ˇ”标出。(2分)(1)提出问题,总起作用。(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3)承上启下,过渡。6.你喜欢文段中的哪一句子?用“----”划出来。请你也说说原因。(2分)7.
5、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人家又会怎样一道风景线?用一两句话写一写。(2分)8.你觉得家乡有哪些景点美丽的,令人向往令人欣赏?(2分)(1)(2)(三)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guānguàn)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chǎngcháng)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1、这段话的第一句写的是,第二句写的是。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6、√”。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十二、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把这首诗的题目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3、解释词语。川:了:4、“才”“又”两个字,说明了。5、写出一、二句的诗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