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22099
大小:528.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6-17
《韩愈・答李翊书35.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35、答李翊书韩愈一、背景知识(一)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作品集是《昌黎先生集》。韩愈提倡儒学,排斥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主张“词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二)写作背景李翊曾向韩愈学习过古文。贞元十八年,韩愈在另一篇文章中称他为“出群之才”,向主考官郑重推荐。同年,李翊登进士第。这篇文章是韩愈在李翊登第后的第一年写给他的信,回答了他提出的有关古文写作的问题。二、课文讲解第1自然段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
2、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第1段段意称赞李翊好学有德,自谦还不足以辨明孔子之道的是非,只能略抒所见以告。第2自然段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qí)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耶?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sì)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第2段段意论学文要获得立言的成就,必须从做仁义之人这一根本入手。第3自然段抑又有难者,愈之所
3、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疑,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jiá)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
4、终吾身而已矣。第3段段意:韩愈介绍自己做人、为学的经验。第4自然段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第4段段意韩愈介绍自己作文的经验并指出用与不用“属诸人”,君子应“处心有道,行己有方”,谈自己对见用与不见用的态度。第5—6自然段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
5、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第5段段意韩愈感叹有志于继承古之文道的人太少,鼓励李翊直道而行,勿怀势利之心,自可有成。三、课文分析(一)文章主旨本文论证了为人与为文、立行与立言的关系。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会,阐明了道德修养对治学、为文的重要作用,强调学文应以立行为本,以立言为表;要学习古代的优秀作品,以增进道德修养;治学应不畏艰辛,持之以恒,深造自得;作文应务去陈言,勇于创新。(二)韩愈阐述的为文的根本“道”。作者认为,要想达到古代圣贤的水平,就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被权力所引诱,而要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下工夫。(三)作者以自己学文经历的三个阶段,阐发不
6、要急功近利的观点第一阶段,观“三代两汉之书”,存“圣人之志”,不因袭前人,不顾别人讥笑,专心做文章;第二阶段,学识有所长进,能够去伪存正、顺畅地写文章,并能正确地对待旁人的批评;第三阶段,达到提笔成篇,挥洒自如的地步。经历这三个阶段之后,道德修养仍不可懈怠。(四)将论道与论文紧密结合文章开头强调“道德”是“为文”之本,接着说明言与行、道与文的密切关系,然后再论述加强道德、学问修养的重要,继而以自己的学习古文写作的过程为例,从学问和道德两个方面介绍自己不断长进的情况,最后提出“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的准则。“道”与“文”始终辅车相依,主次分明。(五)写作特点1、善用形象的比喻说明
7、抽象的道理。例如,作者善于以水喻文,以“汩汩然”状文思勃发流畅,以“浩然”“沛然”形容文思充沛、思路开阔有力;以水大物浮比喻道德修养和作文的关系,等等。准确贴切的比喻使较为抽象的道理显得生动、活泼、形象而易于接受。2、丰富多变的句式。本文采用了长短参差的句式,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间杂在全文之中,颇收奇偶并用、骈散兼行之效,使文章起伏变化、错落有致。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一、二,预习后面内容:导读:《项籍》、《四郎探母》、《陆贾》精讲:《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