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309105
大小:1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1
《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评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评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评课手:林美。现在由我来对这节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进行简单的点评。有认识不到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以便我们更好的改进。听了马老师这节科学活动课,我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今天我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这节课。一、选材生活化首先从这个活动的选材来看,比较生活化。《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选择《好听的声音》这一活动,正好满足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操作愿望。《好听的声音》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
2、氛围中,感受到了声音的奇妙,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浓厚兴趣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二、目标的达成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基本上达到了预先设计的目的,也比较符合〈指南〉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明确的指出,“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敲敲,拍拍,听听,猜猜等多种方式的参与,对探索物体发出声音产生兴趣。从活动的准备上看,这次的教具设计的很巧妙,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同时这种教具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操作方便,不受环境和条件的局限。另外“口香糖瓶子”的利用,成为整个活动的主线,让所有
3、的环节围绕这个瓶子循序渐进地推进,为整个活动增添不少光彩。三、教学环节设计从教学环节设计来看:活动当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孩子听听生活周围的声音,从而让他对生活周围的一些声音产生兴趣产生关注,然后呢回到生活当中去学习。第二个环节当中呢,就是开始要让孩子对声音的音量大小的产生的一些因素进行探索。在这里就借用了大鼓和小鼓这样一个孩子比较喜欢的一个形象很强烈的一个事物,来引导孩子进行探索活动。并且我也这样认为,音乐对三岁的孩子来说,永远是一种快乐的表现,所以在这样的看似比较严谨的探索活动当中,伴随着三岁孩子的那种呀呀的歌唱,我觉得孩子会比较喜欢。至
4、于最后呢,探索活动到最后,一种糖果的介入,这完全是考虑到三岁孩子对一些事物年龄特征,三岁孩子对这种糖果(比较敏感)可以引发他产生一种新的探索的兴奋点和兴致,所以这当中介入了一些糖果,就使孩子对于这个探索活动可以兴致继续延续下去了。另外,我一直觉得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探索活动是不是仅仅意味着一个准确的答案,最后要一个准确的答案呢?其实我还觉得,探索活动对三岁的孩子来说,就是培养他的一种态度和习惯的。在这个活动当中,向这一群三岁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世界上的事物其实都是相对的。譬如说黄豆多和少,多到一定程度,也不一定是发出大鼓的声音的,还有最后的
5、糖果,硬糖和软糖,硬糖和软糖通过他的感知觉,一下子就可以分辨出硬的是大鼓的声音,软的是小鼓的声音,可是再介入一种棉花糖,和那个QQ的软糖这两种之间又是相对的了,它可以做大鼓,它可以做小鼓的声音,所以我一直觉得探索活动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来说,并不是只要一个准确的答案,事实上他们也无法穷尽世界上的自然规律当中的准确答案,只是要让他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一些思维方式,所以这整个活动的设计还是非常合理的。从教师提问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多角度设疑,启发幼
6、儿思考,开阔幼儿思维,使幼儿充分地发挥想象、扩展思维,积极大胆地表达。在第二环节中,马老师向小朋友们提这样的问题:“宝宝现在可能在干什么?”这一类开放式的提问拓展了幼儿的空间,激活了幼儿思维的火花,孩子们说的多,想的多,老师随时接纳孩子任何奇异的答案,并均持鼓励、肯定、欣赏的态度。从师幼互动的角度来看,马老师比较注重师幼互动,教师与孩子的融洽合作显而易见。让我们回顾课堂,教师教态亲切自然,非常投入,她既作为一个引导者,又是一个合作者。能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索,对于能力弱一点的孩子她又是一个支持者,给予孩子肯定和指导。从课堂活动气氛来看:整个活动中
7、孩子们都处于开心与愉快当中,处于积极思考和主动表达当中;孩子们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幼有与同伴互动的喜悦,有大胆表达的成功,还有与教师交流的快乐。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开心的感觉,不是用单纯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幼儿去亲身体验,积极去尝试,获得了丰富而生动的知识经验。从幼儿的回应来看:孩子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回应老师的提问,如:当马老师提出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来叫醒这个小宝宝,你猜猜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这个问题时,孩子说-----这就是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回应,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都知道,任
8、何一节课,即使是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觉得非常好了,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的马老师是一位新教师,在教学方面与老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上课时马老师对教学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