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动态几何型问题.doc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动态几何型问题.doc

ID:56240985

大小:46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23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动态几何型问题.doc_第1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动态几何型问题.doc_第2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动态几何型问题.doc_第3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动态几何型问题.doc_第4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动态几何型问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动态几何型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动态几何型问题一、选择题(第1题)1.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R,P分别是BC,CD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CD上从点C向点D移动而点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C)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C.线段EF的长不变D.线段EF的长与点P的位置有关【解析】连结AR,则EF=AR,AR不变,∴EF不变.2.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点P以1cm/s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折线AC-CB运动,到点B停止.过点P作PD⊥AB,垂足为D,PD的长y(cm)关于点P的运动时间x(s)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当点P运动5s

2、时,PD的长是(A)(第2题)A.1.2cmB.1.5cmC.1.8cmD.2cm(第2题解)..【解析】由图②可得,AC=3,BC=4,∴AB=5.当t=5时,如解图所示.此时AC+CP=5,∴BP=AC+BC-AC-CP=2.∵sinB==,∴PD=BP·sinB=2×==1.2(cm).故选A.(第3题)3.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OM,ON上,当点B在边ON上运动时,点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A)A.+1B.C.D.(第3题解)【解析】如解图,取AB的中

3、点E,连结OE,DE.∵OD<OE+DE,∴当O,E,D三点共线时,点D与点O的距离最大.此时,∵AB=2,∴OE=AE=AB=1.∵BC=1,∴AD=1,∴DE===,∴DE+OE=+1.∴OD的最大值为+1...4.如图①,从矩形纸片AMEF中剪去矩形BCDM后,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E,EF运动到点F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图形ABCDEF的面积是(C)(第4题)A.32B.34C.36D.48【解析】结合函数图象可得BC=4,CD=3,DE=2,EF=8,∴AF=BC+DE=6,∴六边形ABCDE

4、F的面积为6×8-4×3=36.(第5题)5.如图,在△ABC中,∠C=90°,M是AB的中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C,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B.已知P,Q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连结MP,MQ,PQ.在整个运动过程中,△MPQ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C)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少【解析】如解图,连结CM.(第5题解)..∵M是AB的中点,∴S△ACM=S△BCM=S△ABC.开始时,S△MPQ=S△ACM=S△ABC;点P到达AC的中点时,点Q到达BC的中点,此时S△MPQ=S△ABC;结束时,S△

5、MPQ=S△BCM=S△ABC.∴△MPQ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先减小后增大.6.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面积为πcm2的扇形AOB,半径OA=3cm,且OA与地面垂直.在没有滑动的情况下,将扇形向右滚动大半圈至与三角形石块BDE接触为止,此时,扇形与地面的接触点为C,已知∠BCD=30°,则点O移动的距离为(B)(第6题)A.2πcmB.4πcmC.πcmD.52πcm【解析】∵S扇形=lR=l×3=π,∴l=5π,即的长l===5π,∴n=300.连结OC.∵∠BCD=30°,∴∠BOC=2∠BCD=60°.∴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为300°-60°=240°.点O移动的距离即的长,

6、l==4π.(第7题)7.如图,已知Rt△ABC的直角边AC=24,斜边AB=25,一个以点P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在△ABC内部沿顺时针方向滚动,且运动过程中⊙P一直保持与△ABC的边相切,..当点P第一次回到它的初始位置时所经过路径的长度是(C)A.B.25C.D.56【解析】△ABC的内切圆半径r=×(24+7-25)=3,则=.∵△ABC的周长=24+25+=56,∴点P经过的路径=.8.如图,已知点A(4,0),O为坐标原点,P是线段OA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O,A),过P,O两点的二次函数y1和过P,A两点的二次函数y2的图象开口均向下,它们的顶点分别为B,C,射线O

7、B与AC交于点D.当OD=AD=3时,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等于(A)(第8题)A.B.C.3D.4【解析】连结BP,CP,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OB=PB,PC=AC,从而易得PB∥AD,PC∥OD,∴△OBP∽△ODA,△APC∽△AOD,分别作△OBP,△PCA,△ODA的高BE,CF,DG,则有=,=,∴+=1,由DG===,得BE+CF=,即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为.二、填空题(第9题)..9.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6,BC=16,E是BC的中点.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