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54041
大小:1.50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21
《中考初中数学总复习动态几何问题ppt模版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态几何问题2009中考专题讲座关于对动态几何问题的理解以运动的观点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动态几何试题就是研究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的试题动态探究题能够真实的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同时,依托图形的变化(动点、动线段、动图问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体现开放性。主要以中档题与综合题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分类题型分类:点动型、线动型、面动型运动形式:平移、旋转、翻折、滚动题型一:点动型点动型就是在三角形、矩
2、形、梯形等一些几何图形上,设计一个或几个动点,并对这些点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等进行研究。例1.(08宁夏)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P在AB上从A向B运动,连接DP交AC于点Q。(1)试证明:无论点P运动到AB上何处时,都有△ADQ≌△ABQ;(2)当点P在AB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3)若点P从点A运动到点B,再继续在BC上运动到点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恰为等腰三角形。1、单动点型例2(2008湖北咸宁)如图,在△ABC中,点
3、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角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E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解决此类动点几何问题常常用的是“类比发现法”,也就是通过对两个或几个相类似的数学研究对象的异同,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一个容易探索的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入手,去猜想另一个或几个类似图形所具有的类似性质,从而获得相关结论。类比发现法大致可遵循如下步骤:(1)根据已知条件,先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观察可能出现的情况;(2)结合某一相应图形,以静制动,运用所学知识(常见的有三角形
4、全等、三角形相似等)得出相关结论。(3)类比猜想出其他情况中的图形所具有的性质。例3(08湖北咸宁)如图①,正方形ABCD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在第一象限.动点P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D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以相同速度在x轴上运动,当P点到D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⑴当P点在边AB上运动时,点Q的横坐标x(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请写出点Q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的坐标;(第24题图①)(第24题图②)(3)在(1)中当t
5、为何值时,△OPQ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点的坐标.2、双动点型例4(08苏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5,AD=6,BC=12.动点P从D点出发沿D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Q从C点出发沿C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B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P点到达C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1)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2)当PQ∥AB时,P点离开D点的时间等于秒;(3)当P,Q,C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P点离开D点多少时间?例5(08甘肃白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B的坐标为(4,3).平行于对角线AC的直
6、线m从原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直线m与矩形OABC的两边分别交于点M、N,直线m运动的时间为t(秒).(1)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2)当t=秒时,MN=AC;(3)设△OMN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4)探求(3)中得到的函数S有没有最大值?若有,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要说明理由.题型二:线动型1、线平移型2、线旋转型例6(2006衡阳)已知,如图中,,AB=1,BC=对角线AC、BD交于0点,将直线AC绕点0顺时针旋转,分别交BC、AD于点E、F(1)证明:当旋转角为90°
7、时,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2)试说明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F与EC总保持相等;(3)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BEDF可能是菱形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AC绕点0顺时针旋转的度数。题型三:图动型图形的运动变换主要有平移、旋转和翻折这三种基本变换。主要是对给定的图形(或其一部分)实行某种位置变化,然后在新的图形中分析有关图形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常与探究性、存在性等结合在一起,考察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索与实践能力。例7(08广州)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DC=2cm,BC=4cm,在等腰△PQR中,∠QPR=
8、120°,底边QR=6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