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研修活动记录.doc

李艳丽研修活动记录.doc

ID:56219382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李艳丽研修活动记录.doc_第1页
李艳丽研修活动记录.doc_第2页
李艳丽研修活动记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李艳丽研修活动记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省培计划(2014)”项目参训学员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年度活动编号:活动主题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小学数学“问题导引式”高效课堂模式解决问题:“汇报交流质疑释疑”中教师作用的发挥主持人赵德钊主讲人李艳丽参加人员数学课题组教师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14年12月31日下午活动地点:会议室活动方式与过程活动方式:以具体课例进行研讨、总结活动过程:一、对“问题导引式”课堂模式的关键环节:第三步“汇报交流质疑释疑”进行学习,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汇报交流是建立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的。此环节学生或小组成员走上讲台充当小老师,借助画图,动手操作、板书

2、过程等形式,把自己的观点、思路、方法呈现在大家,让其他学生展开质疑,讲解的学生释疑,双方进行答记者问式的提问与应答,生生之间互相展开方法的补充、讲解的完善、争议的辩论、智慧的碰撞,直到把知识细节弄清楚为止。展示后还可以提出尝试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困惑,让大家帮助解决,共同分享。老师们提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学生的回答正好是我们本节内容的重点,学生说的也很好;有时候学生讨论交流较肤浅,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使大多数学生受益,该怎么引导?二、结合课例谈“汇报交流质疑释疑”中教师作用的发挥。在汇报中教

3、师要思考学生的讲解、质疑互动中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补充,哪里学生没发现、想不到、解决不了的,哪些问题要由教师预设提出,哪些问题需要增设怎样的活动或追问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哪些问题是课前没有预设,现场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如何组织学生研讨等。学生的基本表达用语有:A、我们的方法是----,B、对我的讲解大家听懂了没有?有什么要问的?C、我们还有个问题是----,请大家帮助解决?如杨老师上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学生汇报通过测量一张长方形纸的长和宽,求出周长:35×2+22×2,其他学生有提问:35表示什么?

4、22表示什么?在下一个学生汇报时用(35+22)×2,学生又提出同样的问题,35表示什么?22表示什么?这时候,老师就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了35、22各表示什么,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它们的和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2?把学生思维的目光聚焦到本节的探究点上。质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形式化,在多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时,第一种方法学生的质疑停留在基本算式理解层次上是正常的,但到展示第二种、第三种方法时,教师不能任由学生还是在基本算式的理解上质疑,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没有提出过的新知识点进行质疑,引导学生关注到关键问题上,

5、否则质疑就显得形式化、浅层次了。这里教师一要引导提出有价值的质疑问题,第二要筛选问题,第三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提升,使之成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果学生的汇报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比如一生回答:长+宽的和是周长的一半,再乘2就是整个周长。教师此时教师要抓住这一资源进行追问:“是这样的吗?你们能不能再举一个例子验证?”通过举例,让全体学生参与,加深对公式的理解,突出本节重点。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是引领、点拨、帮助、讲解、提升,绝不是让学生自主汇报就可以的,教师的引导应该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时、点拨学习方法时、把握知识

6、的重点时、突破学生的难点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时,形式上或是对学生精彩想法的“放大”,或是对学生不清表达的明晰,或是对学习内容中重点、难点、关键的聚焦,或是对学生中疑点、误点的关注,或是对“方法”的提炼,对“数学思想”的感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