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导向性思考.doc

中国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导向性思考.doc

ID:56200523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0

中国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导向性思考.doc_第1页
中国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导向性思考.doc_第2页
中国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导向性思考.doc_第3页
中国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导向性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导向性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导向性思考【作者】姚士谋/陈金永【原文出处】《城市》【原刊地名】津【原刊期号】200103【原刊页号】12〜15【分类号】F107【分类名】城帀经济、区域经济【复印期号】200111【作者简介】姚士谋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金永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教授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城山化进程已进入了21世纪最富有丿力史意义的新阶段,呈现出由城市工业化、信息化而逐步引起区域性的城市化现象,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巫要标志。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以人口、产业、物资集散地、建筑物等要索作为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但随着工业化和交通运输网

2、的发展引起那些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山不断扩展,经济、人口、政治、文化、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及地域空间变化等多种因索不断集聚,形成在地域上城帀的多点分布,引起区域城市化现象,这就是我国城山化的综合指标。木文巫点论述我国城市化现象的基本概念及我国城帀化道路模式选择和一些关键性政策的导向。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城山是补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劳动地域分T-达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商品经济活动和交通网络的形成)的产物。而城市化或称Z为城山发展的区域化现象,则是一个地区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特别是商贸经济活动与地区基础设诞日趋发达时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不少国内外的专家都注意到

3、,城市化现彖都是与地区经济发达水平相联系的,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变化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获得“城山物质”的过程。“城山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纽成部分和有力的推进器。”由于城市化内涵丰富,不同学科对城币化的理解也有些不同。经济学家强调城山的经济活动,城市集聚经济为规模经济的效益为作用;社会学家注意城巾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人与人Z间的相互关系对城市的影响;城市规划与城市地理学家则重视城山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城山职能、用地扩展引起的城山化空间过程;建筑学家则注重城币形态的发展及其城山化过程屮建筑景观的规划等等。因此,从多

4、方向、多层次进行综合分析,对城山化过程比较系统、比较全血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城市工业的集聚以及服务于城市的第三产业高度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引起城山人口的集聚,这就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山化过程的基本动力,即“城山化的实质过程就是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稈,也就是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专门从爭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2.城山人口的增长及农村人口城山化,特别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形成了城山人口高度集聚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城市规模的扩人,这就是城市化形成演变的主体内容。1.城山性质与功能的增强。城山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屮的地位、作

5、用及其辐射影响等等,提高了不少城山在地区经济发展屮的首位度,突出了城山个性,增强了城币的特姝功能,这也是城市化过程中巫要的源泉与能源。2.城山化最岂观的表现是地域景观的变化。城山化在一个地区出现后,促使这一地区的自然景观转变为现代化的建筑景观(包括基础设施工程),城市由原来的许多平面现彖到产生许多几何的立体现彖,也就是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化。“城市景观的扩展,以人口、产业高度集聚为特征的城市地区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点、建筑物等ifii貌向城市型转变”。从研究我国各地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等问题的大量文献分析,对中国的城市化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看法认为城市化就是由于

6、丁业的发展,引起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不断扩大;广义的理解认为城币化就是社会化、T业化集聚区域的城山要索逐渐增加的过程,人口、产业、交通、文化设施与建筑物的高度集中引起农村地域变为城山区域的质变过程,也有人称Z为城帀边缘地区(郊区)农业十.地不断被吞食,不断城市化的进稈。改革开放后,我国乞地区尤其是沿海区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相应地提高较快。1999年城市达到668个,建制镇1・9万个,城镇总人口达3・88亿人。无论是城镇个数或城帀人口数,增长幅度、增长数量与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全国城山化水平达到30%左右,但同期世界

7、城市化水平已增加到45.5%。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城由化进程发展很快,但与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比较,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二、中国城市化的战略思想丁业化引起城山化,城山化受制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规模,这是一条普遍性的规律。但在我国,关于城山化道路一直存在着三种选择与争论,尚未有比较明确的说法。第一种意见是大中城市发展核心论。这种观点认为大中城市的规模大、基础好、实力强,其经济效益彊好,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中,许多部门都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所以重点发展大中城市是冇一定道理的。80年代后期,相当一批专家认为发展大中城市是屮国城山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