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79694
大小:18.5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6-19
《二数课程纲要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 数据收集整理2 、表内除法(一)3、 图形的运动(一)4 、表内除法(二)5、 混合运算6、 有余数的除法小小设计师7、 万以内数的认识8 、克和千克9、 数学广角──推理10、总复习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
2、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在加、减法计算方面,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解学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
3、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在数据收集和整理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
4、验,安排了两个数学时间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总目标】1、数与代数:(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
5、、减几百几十几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运用。(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2、空间与图形(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量的计量:(7)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
6、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一)教学方式:1、利用教具或其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3、培养学生教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二)学习方式:1、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事教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有自己的见解。【课程评价】(一)评价标尺1、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3、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评价方式:开展
7、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尤其是小组评价,小组成员针对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展开自评或互评,指出别人的优缺点,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小组成员人人进步。 二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原则1.数学作业设计要扎实有效。每节课的课堂作业都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既有基础知识的训练,又重视层次性和综合性,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深化对一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2.数学作业设计要注重思维训练。在设计作业时,应用足教材的习题资源,同时,可以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二度开发”,灵活地对一些
8、习题进行变动或调整,编制出适合学生需要、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把教材“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为课堂教学增添生机与活力。3.数学作业设计要激发学习兴趣。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出具有童趣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完成作业成为学生乐意的事情,而不是一种应付的学习负担。二、作业量布置的数学作业不要多,在学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使每次完成作业的时间较少些。而且本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