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fdi促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

浅谈fdi促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

ID:5615624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0

浅谈fdi促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_第1页
浅谈fdi促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_第2页
浅谈fdi促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_第3页
浅谈fdi促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_第4页
浅谈fdi促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fdi促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FDI促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  【摘要】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工业24个面板数据对FDI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采用“资产总计”代表生产的资本存量,并将溢出效应进一步划分为水平溢出效应、前向溢出效应和后向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FDI并没有明显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前向溢出效应,相对而言,后向溢出效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仍然不显著。【关键词】FDI;工业;面板数据;溢出效应总结过去3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到底有没有达到我们所说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FDI的大量流入到底有

2、没有促进中国技术进步?本文运用中国工业企业24部门2004至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选用“总产总计”作为资本存量衡量指标,并进一步把溢出效应区分为产业内溢出和产业间溢出,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FDI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影响。在未特别说明下,本文对FDI、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等概念不加区分。一、已有研究综述10浅谈FDI促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  【摘要】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工业24个面板数据对FDI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采用“资产总计”代表生产的资本存量,并将溢出效应进一步划分为水平溢出效应、前向溢出效应和后向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

3、,FDI并没有明显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前向溢出效应,相对而言,后向溢出效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仍然不显著。【关键词】FDI;工业;面板数据;溢出效应总结过去3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到底有没有达到我们所说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FDI的大量流入到底有没有促进中国技术进步?本文运用中国工业企业24部门2004至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选用“总产总计”作为资本存量衡量指标,并进一步把溢出效应区分为产业内溢出和产业间溢出,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FDI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影响。在未特别说明下

4、,本文对FDI、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等概念不加区分。一、已有研究综述10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探讨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Dunning(1958)是最早提出技术溢出效应的学者。目前学术界将FDI的溢出途径归纳为四种:(1)示范—模仿效10应,东道国企业模仿跨国公司的产品和管理经验、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2)竞争效应,该效应多发生在产业内部。外资携带先进技术进入当地行业加剧了产业内部的竞争,东道国企业被迫加大研发投入,采用新工艺,生产新产品,从而使自身生产效率提高。(3)关联效应,该效应多发生在与外资相联系的上下游产业。国内企业通

5、过向外资企业提供中间产品和接受外资企业提供的中间产品,与跨国公司建立业务联系,为了配合跨国公司的生产,内资企业极有可能改进、更新设备和采用先进技术,从而发生产业间溢出效应。(4)人员培训效应,跨国公司一般需要对管理层、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以适应先进产品的生产,而这些受过培训的员工以后可能在离开跨国公司,在行业内流动,从而带动技术、管理经验的外溢。在实证研究方面,自Caves(1974)和Globerman(1979)开创了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来,大量学者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FDI进行了大量研究,此处不一一赘述。总的来说,实证研究的结果可分为三类:

6、FDI存在正溢出效应,即FDI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道国企业生产率的提高;FDI存在负溢出效应,即由于FDI掌握先进的技术,能较容易地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从而排挤、阻碍东道国企业的发展;FDI的溢出效应不确定。以上研究结果对本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现有研究仍有以下几点存在争议:(1)检验方程中变量的选择具有任意性且不够严谨,如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存量,有的学者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表示,而有的则选择“固定资产年净值平均余额”,缺乏严谨统一的指标使研究结果的说服力降低。(2)忽略投入因素的滞后效应,生产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生产投入的经济效应很可能并不能

7、再当期完全发挥,因此,由于技术周期和东道国企业的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FDI的溢出效应可能会在后续生产期中表现出来。(3)回归方程的选择不够严谨,大多数学者使用面板数据来对FDI的溢出效应进行衡量,但很大一部分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混合回归,没有考虑截面单位之间的异质性。以上几点都使得计量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可信性。二、模型建立研究两部门经济中一个部门对另一部门的影响时,最常采用的是Feder(1983)所发展的模型。他把整个经济分成两个部门,每个部门有各自的生产函数,其中第一部门的生产函数中包含第二部门的投入或产出因素,以此考察第二部门对第一部门的影响。借鉴何

8、洁、许罗丹(1999)年的研究,将整个工业部门分成外资部门和内资部门,外资部门对内资部门有溢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