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看文学作品重译必要性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看文学作品重译必要性

ID:5600131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19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看文学作品重译必要性_第1页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看文学作品重译必要性_第2页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看文学作品重译必要性_第3页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看文学作品重译必要性_第4页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看文学作品重译必要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看文学作品重译必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看文学作品重译必要性  摘要:胡庚申教授在2003年首次提出的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问题的研究,是可以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来研究说明的,尤其是他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伦”,可以从适应和选择的角度解释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翻译活动和过程。本文尝试利用这种理论,对文学翻译一典型活动--重译,进行考察,从“适者生存”的生态角度出发,分析文学典籍重译的动因及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同时还进一步提出对原译本和重译本进行科学翻译批评的新向导。ProfessorHuGengshencreatedthetheoryofeco-translatologyin2一、

2、生态翻译学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必然受文化活动和意识形态影响的过程。也正是因为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翻译”与“自然界”的关联才得以建立。胡庚申教授将这样一条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链条称为“关联序链”。他在Perspectives:StudiesinTranslatology2003年的第四期中,图示了这条序链。13埃文·佐哈尔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曾指出,“对于人类交流的研究,例如文化、语言、文学,不应把这许多因素当成独立个体,而是应该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进行研究”(Even-Zohar1979:287),这也最好地说明了翻译生态环境的研究策略,那就是像

3、张从益提出的那样,“致力于从翻译学、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展开的相关研究,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互动,努力探寻译学亚牛综观和整合的途径,从而构成翻译和合系统的有机整体”(张从益2009:94-95)。胡庚申自己也对此进行了总结,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胡庚申2008:91)。因此,生态翻译学研究的领域广,翻译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及其行为,包括原著作者‘译者’读者等具有主观意念的研究对象。这些复杂多变的研究对象构成了一个永动多样的翻译

4、生态环境。13显然,胡庚申的这条序链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让过去仅仅局限在文化领域的翻译研究,从生态自然的角度重视了译者主体性的作用,体现出翻译领域研究多元化的趋势和意识。“翻译生态环境”的研究也因此对翻译活动和过程的深入探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意味着翻译过程更加强调环境中各个因素的各自协调与平衡。这就要求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对涉及这一文化活动的各类要素进行考察,筛选并运用。这个理论侧重翻译主体与其他主体的沟通和互动以及整体环境对译者和译本的影响,这也是为何它能够解释重译本虽然在专业的文化角度无法企及第一本译文,却可以生存并取得广阔的市场空

5、间。生态翻译学,无论在译者面对翻译环境选择翻译策略上,在对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同一文学作品不同译作批评上,都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二、翻译生态环境与重译在整个翻译实践活动中,译者将源语言文字转换为目的语文字只不过是实践的一个部分,生态翻译学明确指出了译者需要对生态环境中各个子系统和主要元素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洞察,若译者无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下的源语文本,那么这一文本和出版集团也定然不会选择这一生态环境下的译者。这种“适应、选择”的学说,是胡庚申基于达尔文进化论中主要观点在翻译理论上的借用和创新型学说。译者怎么选择所要翻译的文本或者出版商如何选择译者人选都对译

6、本的质量和它将来的市场接受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适应和选择的理论决定了译者本位的翻译活动必须根据生态环境中各个要素的变化,创作出当代所能接受的译本。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源语文本,也在不断进行着选择,选择能够为它带来新生命的译者。这种生态翻译学中适应和选择的过程推动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再创活动,也就是鲁迅眼里不可缺少的一项文化繁荣事业——重译。13重译,简而言之,即重复翻译,指“已有译本之后,复出另译本”,按时间来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历时重译,往往随时间推进各种要素发生改变而衍生出新的翻译需要。本文主要谈到的是历时重译。二是共时重译,指多名译者在同一时

7、期对同一作品进行翻译活动。重译的动因主要是大社会背景下各种要素发生的改变,也就是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变化。为何翻译生态环境变化理论可以解释重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呢?本文将从翻译生态系统的一个核心要素说起。这个便是源语文本理解者的进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文本理解者思想的变化,推动着重译活动的传承与创新。翻译与文化息息相关。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微妙变动,都会带来重译内容和重译方式的较大改变。思想文化因素,包括理论的演进,意识形态的转变,作为翻译生态环境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通过作用于重译活动的创作者和接受者来影响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风格以及语言表达。从19世纪

8、初,德国施莱尔马赫创立圣经阐释学到1960年伽达默尔出版的《真理与方法》,阐释学理论不断臻于完善。从过去人们停留在阐释伴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