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

《生活与哲学》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

ID:56000129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生活与哲学》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生活与哲学》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生活与哲学》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生活与哲学》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生活与哲学作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一个模块來说,一直以來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比较头疼的一块知识。有不少老师教完后感僦,自己都被搞糊涂了。学生更是不知所云,上课感觉都听懂了,可是i做练习就不知道从哪下手,没有方向感。自从2006年以来,安徽省实行新课改,我就一直进行着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教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沢《文化生活》,这三个模块学生总体把握的较好,可是到了《生活与哲学》,就不知所措了,总结这儿年的教学经验和与学生的交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效果有了一定的提升。首先,让学生整体上感知《生活与哲学》这个模块

2、,再填实知识,最后回过头来再让学生整体感知知识。讲简单一点,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生活与哲学》,要求把它比作是美术课堂中的素描,先是把框架描绘出来,再填实知识,最后再润色,一副好的素描就展现在眼前了。所以,这儿年在教学《生活与哲学》模块吋,别的老师用一节课就开篇讲解,但是我却要用四至五节课的时间给学生先梳理知识体系,让学生将《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先形成体系,核心知识分成四个模块:辩证唯物论(第4、5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唯物辩证法(第7、8、9、10课)、和历史唯物主义(第11、12课),这项工作做好后,虽然学生对具体的知识仍然很模糊,但只

3、耍他们先把握有哪儿个方面内容就可以了,有一个整体印象。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对具体知识的一一讲解,将知识一点一点填入到这个整体框架中去,让知识体系逐渐丰硕起来,当所有的知识讲解完成后,带着学生再回忆知识体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在其中只起到引导作用,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完成后,学生基本上把知识把握的较透彻,且不会出现模块上混淆。其次,将理论性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生活与哲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性特别强,很抽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味地用理论解释理论,最终的结果,越解释越迷糊,学生到最后不知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所以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尤其是难懂的知识

4、,我会采取举例法,举身边的事例,举学生生活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我在讲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时,我就用上课时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来举例,“因为你是怎么想的所以你就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你的状态体现出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二既简单学生乂容易把握。当讲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时,我就用一个班级,每个学生以及整个学校Z间的关系来形容,班级相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它就是一个整体,但是班级相对于整个学校而言乂变成了部分,整体与部分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学生在片刻Z间就可以把知识把握、理解。如果我们

5、换成理论来解释理论,既枯燥学生乂听不懂,最终是越解释学生越听不懂,何苦呢?可见,在教学屮,将理论化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的确很重要。第三、对教材中几处知识在教法上的思考。第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是:教材第16页“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个课标题,我觉得有点问题,既然是精华那就必须是真正的哲学,而这样的标题无疑让学生产生迷惑,应该将其写完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免得学生犯不必要的错谋。第二个值得思考的地方是:教材第17页小标题“社会变革的先导”既然是先导,那肯定是积极方面的,如果没有这个限定性条件就不能用先导这个词,必须耍标明哲学的性质。第三个值

6、得思考的地方是: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既然这节课介绍的是世界的物质性,所以下而的内容应该从世界角度介绍物质性,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三个角度,只有这三个角度都是物质的世界才是物质的。但是教材在知识排列时,只介绍了自然界物质的、人类社会物质的,而人的思维是物质的内容却在教材的第35页关丁意识的内容时才讲解,我觉得在上新课时完全可以跳开章节的限制将这个知识点先搬到这个位置来讲解,以保证世界的物质性讲解的完整性。否则学生在以后的答题中容易遗漏这个知识点,造成知识不全面。第四个值得思考的地方就是:教材第70页“矛盾的特殊性”,教材屮在这个位置对

7、矛盾的特殊性进行了原理的讲解,从三个方面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应该来说讲解的比较透彻,学生把握的也比较好。但是我觉得在这个位置上有一点处理的不够恰当。因为我们学习哲学是为了解决在现实生活屮岀现的问题,否则就失去了学习哲学的真正意义。我们在处理现实屮的问题时,一般先用原理说明某个问题,然后再用对应的方法论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对于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对应的方法论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方法论在教材的第73页讲解了,无非就是耍说明它是一个矛盾分析法,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我觉得当我们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讲解完成后,必须耍紧接着介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保证知识

8、的完整性。这样的话,学生在答主观题时就可以坚持“原理+方法论+材料”,而不至丁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