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性质设计与反思.doc

梯形的性质设计与反思.doc

ID:55954819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8

梯形的性质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梯形的性质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梯形的性质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梯形的性质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梯形的性质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梯形的性质一、教学分析梯形是和□并列的另一种特殊四边形。1、梯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本节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应用;2、这类四边形的知识又是学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三角形中位线基础;3、研究梯形常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问题化为有关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问题;4、在本节教学中要渗透化归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了解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概念,探索并理解记忆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2、了解梯形中常用的作辅助线的方法,能用将梯形分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转化方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

2、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4、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三、重难点分析:重点:1、探索并理解记忆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  2、探索并理解记忆等腰梯形的性质;难点:等腰梯形性质的记忆与正确运用。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小学中还学了另一类特殊的四边形是什么?大家画一个,并标上字母。(二)新课推进1、梯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观看下列图形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展示课件)提问这个四边形因为具备了怎样的特征才说是梯形?思

3、考提问后,重申: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课件展示后念一遍。同学们写出几何形式。2、介绍概念: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给出一些相关概念。(1)上下底(注意短的叫上底,长的叫下底)(2)腰  (3)高  (4)直角梯形  (5)等腰梯形3、练习:(1)填图:(四边形小分类)(2)想一想:梯形可以分成什么基本图形的组合?4、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1)做一做:在P106页的方格纸上画一个等腰梯形ABCD(顶点在格点上)过两底边AD、BC的中点E、F画一条直线,将等腰梯形ABCD沿直线EF对折,你发现了什么?(2)同座互相探讨后小结提问,讨论四边形的性质应从哪

4、几方面考虑?(对称性、边、角、对角线)(3)展示课件小结。5、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说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提示两种方法,视时间而定,可作为课后作业。6、练习:(1)选一选  (2)判断正误  (3)填空7、例题讲解:P98 例1 遮住答案解答后才看。8、小结:(1)定义      (2)等腰梯形的性质    (3)解题思路方法  (4)常画辅助线9、作业:P99 习题1、2《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说明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梯形是和平行四边形并列的另一种特殊四边形,以往经验告诉我许多学生认为梯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那么刚刚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对马上要展开的梯形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5、?反之学了梯形对四边形的进一步理解又有何作用?一方面,梯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本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另一方面,这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知识又是学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梯形及三角形中位线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本节课内容起到了知识间的“桥梁作用”。其实从知识结构看如果把四边形看作一树干,那么这二者是两个树叉,而且它们又各有自己的分枝。从知识之间的联系上来看梯形是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知识的整合,在探索它的概念、性质、基本辅助线的过程中体现了化归的思想。研究梯形,常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问题化为有关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问题。通过类比的思想

6、方法循序渐进地为学生呈现出来要探索的问题,符合辩证法认识事物的规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计两个已熟知的问题,自然进入新课,在问答过程中设下陷阱,通过互动,调动学生情结,进入梯形状态。新课推进  1、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梯形随处可见,而且优美异常,引人入胜,这样介绍概念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学生记忆深刻。2、这样介绍概念具有动感,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概念的内涵。3、练习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情绪由平静到激昂,抽签方式充分吸引学生。4、探索等腰梯形性质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自我总结,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5、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说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提示两种方法作为课后作业,使学生形成动脑习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6、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学生由自主到合作,对相当多的同学来说,大脑可稍稍休整。7、例题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利用课本。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习惯,遮住答案后自己先解答,再对答案。最后听教师讲解,例题2第2节完成。8、小结不仅是本节知识的一次串联,也是解题思路的指引,解题方法的总结――辅助线部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的。教师力图通过情景创设使新课程成为数学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