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解读.ppt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解读.ppt

ID:55824193

大小:1.78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6-09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解读.ppt_第1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解读.ppt_第2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解读.ppt_第3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解读.ppt_第4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解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解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短文两篇丰华中学王要鲜陋室铭刘禹锡一、导语同学们,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二、文题理解《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三、字词准备1、正音字馨(xīn)苔(tái)儒(rú)牍(dú)蜀(shǔ)2、多音字tiáo调素琴tái苔痕上阶绿调苔diào调动tāi舌苔3、形近字儒rú鸿儒读dú读书蠕rú蠕动犊dú牛犊濡

2、rú相濡以沫牍dú案牍4.一词多义用于主谓之间,不译:无丝竹之乱耳之倒装标志,不译:何陋之有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往来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5.词类活用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著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此指居室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方馨。例句:惟吾德馨乱:动词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劳:动词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1.作家常识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河南)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

3、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州市)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史。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才回到长安,因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2.文体常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文辞精练、有韵,读起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中虽然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陋室,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824—826)在当地构筑的简易房子,作者为它做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

4、现实的意味。五、背景理解陋室处所的两种说法。六、主题理解本文通过简要而生动的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并用类比和例证,有力的分析证明了“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七、结构理解开头:“山”、“水”——居室;“仙”、“龙”—室内主人(形象比喻)居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品德高尚(全文主旨)描绘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景色幽雅陋室客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学者文人调素琴阅金经—安贫乐道的情趣陋室室内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高洁傲岸的节操不陋诸葛庐、子云亭—因住人有名而受景仰—自比古贤居室结尾何陋之有——因住人“德馨”而不陋——高尚情趣八、写法理解本

5、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采用反向立意的写法。本文句式整齐,对仗工巧,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表现了一种整齐美与错综美相结合的和谐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开心快乐每一天!爱莲说周敦颐一、文题理解《爱莲说》的作者用高尚品格的莲自况,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进行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二、字词准备1、正音字蕃(fán)濯(zhuó)亵(xiè)淤(yū)噫(yì)2、多音字fán可爱者甚蕃xiǎn鲜有闻番鲜fān番茄xiān鲜美3、形近字濯zhuó濯洗亵(xiè)亵渎擢zhuó擢用衷zhōng衷肠裹guǒ包裹4.一词多义少

6、,读xian:陶后鲜有闻鲜鲜艳,读xian: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从……出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出去:不复出焉(《桃花源记》)远播,形容词作动词:香远益清远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词类活用蔓:名词活用为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枝:名词活用为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1.作家常识周敦颐,(公元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因书堂前有发源于莲花峰的小溪

7、,于是他就用故乡营道濂溪给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公。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2.文体常识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作者周敦颐人品极高,胸怀洒落,在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时,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