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ppt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ppt

ID:57292876

大小:522.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8-10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ppt_第1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ppt_第2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ppt_第3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ppt_第4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德馨鸿儒苔痕案牍xīnhóngrútáidú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疏通文义解释词语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出名、闻名成为灵异的(水)这只香气,指(品德)高尚大

2、学问家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弹指(嘈杂的)音乐声使……扰乱使……劳累有什么简陋的呢课文大意陋室铭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显得灵异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蔓延上台阶一片碧绿,野草的颜色映入帷帘一片青葱。(在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无知的贫民。可以弹弹朴素的古琴,看看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文件来劳累(我的)身体。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屋,西蜀有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

3、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作者简介:师生互动1、这篇课文在语言文字上有何特点?2、文中哪句话提挈全篇大意?3、文章是如何引出陋室的?设喻引题山水仙龙喻陋室德馨押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3、陋室,陋室,真的陋吗?那么,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苔痕上阶绿,

4、草色入帘青”---景色之雅:可知“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雅:可见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情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劳形”---情趣之雅:可见抚琴调弦、展卷读经的怡然情态。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2、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何作用?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总结全文,画龙点睛,说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喻,表现高雅志趣。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喻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色)生活恬适(情趣)交往高雅(交友)名贤自比:

5、何陋之有(画龙点睛)陪衬比喻托物言志安贫乐道高洁伟岸6、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讨论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主旨:借写陋室,表达自己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高洁伟岸的高贵品质。文章主旨通过对陋室环境等的描写,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写作特色1.托物言志:作者的志向放在对陋室的描写中表达出来。2.对偶。3.类比:开头山、水

6、与陋室类比结尾以古代名贤自况作业填空1.点明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2.写陋室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3.与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_________。解释加线的词1.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3.何陋之有4.无丝竹之乱耳爱莲说周敦颐作者及文体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的诗文多抒怀。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风的散文。给下列字词注音:敦颐蕃淤濯涟蔓亵逸鲜噫予dūnyíf

7、ányūzhuóliánmànxièyìxiǎnyīyǔ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周敦颐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多仅仅取消独立性却洗妖媚不生藤蔓,不长

8、旁枝玩弄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