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745346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7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赵芳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白水小学赵芳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并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栽)的解题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2.通过探索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初步体会化复杂为简单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悟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
2、悦。【教学重点】:理解间隔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用尺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植树有什么好处?生:美化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涵养水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多植树;保护树木。植树中隐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二、探究规律, 实现目标1、 出示例题: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在全长100米(板书:总长),每隔5米(间距),
3、一共要栽多少棵树(棵数),一共有多少个间距(间隔数)师:你认为关键的词语是什么?请同学们比划比划!(一边,两端要栽)猜一猜:能栽多少棵?(20棵?21棵?)课件展示:理解总长、间距、棵数、间隔数。 你有多少种方法能知道共要栽多少棵树?方法1:室外实际试栽。方法2:摆一摆。方法3:在本子上画一画,得出21棵。师提出疑问:1000米、10000米还能画吗?(1、不现实2、太麻烦)三、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多,我们可以选择画线段图来验证。但是100米这个数字有点大,不好验证,怎么办呢?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
4、们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研究、验证。关系?(1)棵数、间隔数(2)间隔数、总长、间距你想选取多少米来研究呢?总长(米)间距(米)间隔数(段)棵数(棵)55 105 155 205 ........ 全班交流汇报表中内容。2. 小组讨论:总长、间距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间隔数和棵数之间呢?3.学生汇报(1)板书:总长÷间距=间隔数(2)并借助表中数据,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关系的意思,但关键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1,渗透对应思想。(板书:间隔数+1=棵数)课件展示: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终点的一棵树没有对
5、应的间隔,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多1.4. 教师小结(1) 同学们非常能干,通过猜测、验证、讨论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在一条路上植树,两端都要栽的话,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而总长除以间距等于间隔数。(2)填一填,反馈规律。( )× 间隔数 = 总长 棵数 – 1 = ( )总长 ÷( )= 间距 ( )-( )=1四、活用规律,解决问题1、回归疑问,初用规
6、律现在我们用刚得到的规律验证一下课前同学们的猜想,哪种正确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00÷5+1= 20+1=21(棵) 答:一共要栽21棵树。如果两边栽呢?(21×2)2、一般到特殊,拓展规律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现象类似植树问题呢?课件依次演示: 柱子、挂灯笼、衣服扣子、楼梯,敲钟等。师说明: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都称为“植树问题”五、深化练习。1、我会选。(1)这排礼炮共有29个间隔,合()门礼炮。①28门 ②29门 ③30门(2)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一列共有25张凳子,有()个间隔?①25+1=26个
7、②25个 ③25-1=24个(3)公交车从东站到西站全长18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2千米。一共有()个站点。2、一座桥长50米,每5米装一盏灯(两端都装),你知道桥的两边装了多少盏吗?3、育才小学门前有14根安全柱,相邻两根柱子的距离是2米,第一根到最后一根有多少米?4、 一盒9响鞭炮,当听到第一个爆炸声开始计时,到第二声响起时,经过2秒钟。当听到最后一声响起时共经过几秒钟?六、分享收获。希望同学们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其实,植树问题还有一端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封闭图形,如正方形、圆形花坛等情
8、况,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继续努力吧!课后反思:本节课的不足:1、由于学生是外校的,对于新老师可能觉得陌生吧,没有完全放开,很胆怯,以至课堂中不敢说,在引导学生自己说方面费时较多。2、由于时间关系,我在结课时没有总结,成为遗憾。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参考了很多资料,学习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