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大历山水诗的美学趣味.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论大历山水诗的美学趣味蒋寅,,中国在古代就确立起崇尚自然的观念人们对自然怀沂一种亲切的爱恋希望投身,,。,于她的怀抱超越个体的存在获得自由和永恒的意义由于历史条件不同11寸代精神,,各异不同时代的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趣味也就各不相同术文所讨论的唐大历时代的诗。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趣味就很独特。,“大历诗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趣味体现在他们的山水诗中安史乱起两京蹂于胡,。、、、、”骑士君子多以家渡江东〔约其中著名的如萧颖士杨于陵崔翰独孤及权德、、、。,舆梁肃柳滇等均避地江东江西一带当时北方笼罩在兵烽之下而这里却相当平
2、。、。安安定富足的江南为文人的文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合宜的环境《全唐文》卷六二八:吕温《裴氏海昏集序》云,,,,,,初公违河洛之难以其族行攀大别浮彭鑫望洞庭徘徊乎渡流。,,,,,阿仰乎海昏有欧山之奇修江之清阳溪之邃汤泉之灵竹洞花坞仙坛,,,。,僧舍鸡犬钟梵相闻于青岚白云中数百里不绝时也俗以远而未扰地也。,。,以偏而获宁开元之遗老尽在犹歌咏乎太平公悠然乐之遂与我外王父故、,屯田郎中集贤殿学士河东柳公讳某外叔祖故相国宜城伯讳浑泊故太常卿兰陵,、,萧公定故秘书少监范阳卢公虚舟故左庶子陇西李公勋为尘外之交极心。、。期之赏唯故给事中汝南袁公高故将作监河南元公亘以
3、后进预焉江左捂绅,,。,,,,诸生望之如神仙邀不可及每赋一泉题一石毫墨来千传咏已遍其为物情所注慕如此。,、、这些文字不仅说明了南渡士人的文学活动是处在一个怎样的安乐和平便于创作交、,,、、、流传播的文化环境中更提醒我们他们同时还置身于一个具有奇异清丽深邃。、、、,,灵秀之美的自然环境中山奇水碧溪幽泉灵这正是南地山川的美学{生格它赋予人物以灵秀巧慧之资、土风以清峻通悦之习。尤其是浙东,有如顾云所述:造化之功,东南之胜,独会稽知名,前代词人才子谢公之伦,多所吟赏。,,。,,,万水都会湖山清秀超绝上国群峰接连升高而望尽目所穷苍然黯,,,,,然兀然澹然先春
4、煦然,似画似翠似水似冰似霜似镜;削王似剑者霞,,,,,布似窈窕者霜清似英绝者如是者千状万态绵亘数百里间则夫盘龙于泉,,,。,巢凤于山蕴玉于石藏珠于渊固必有失真骇目丧精之所也!其土沃、,,,其人大虽遥闽蛮而不失礼节虽枕江海而不甚瘴疫斯焉郡邑一何胜哉1,’7吞,,,,将天地之乐萃于此耳附至于物土所产风气所被乌七草木之奇乙及冶蝉娟,,,,。之出前圣灵踪往哲盛事此传记所详不假重言也〔2〕、、、、、、大历诗人或侨寓(如秦系朱放皇甫曾皎然灵一灵澈)或游宦(如刘长、、、、、、、,,卿严维戴叔伦独孤及颜真卿李嘉赫)或出使(如耿伟崔恫)汇萃于此,,。游览酬唱莫不得山
5、川之助尽人才之美《会稽掇英总集》所收的大量大历诗人的作。品便反映了这种盛况的一个侧面大历四年(769)鲍防任浙东行军司马时的《云门法,,,华寺联句》〔3〕颇真卿幕下文士的联句大历十年(775)耿讳出使浙东时的酬唱〔4〕,,夭历十二年(77)色信贬岭南经浙中时的酬唱等集会更密切了诗人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诗人群甚至成为一时诗歌创作的中心〔5〕,、、、、、这群诗人身份复杂有隐士(如朱放秦系陆鸿渐)有绷流(如皎然灵澈),、,,,有宦守(如韦应物戴叔伦)有滴宦(如刘长卿)遭遇不一诗风也各异在他们诗,。中体现出的共同点应该说只有吴越山水当然还包括
6、部分荆楚风光,。,。嵘峨天姥峰翠色春更碧气凄湖上雨月净刻中夕:《》皇甫冉曾东游以诗寄之,—。,这是皇甫冉笔下的越中山水不过并不是现时实见而是印象唯其是印象所以更具有,、、、,、、选择性和特征性这里浮现在诗人记忆中的是山湖风月而山翠湖雨月夕也。正是江南景色最迷人之处严维《同韩员外宿云门寺》云,潭空观月定,洞静见云多。竹翠烟深锁,松声雨点和。《》:刘长卿上湖田馆南楼德朱宴云,。,。天光映波动月影随江流鹤映静寒堵猿啼深夜洲,、,、在诗人们的笔下吴越山水空灵清秀的美被刻意地描绘出来加上竹枫等一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植物的点缀使他们的诗中显示出浓重的南方色调组
7、诗《状江南》,(《全唐诗》卷三O七)集中地描述了他们眼中的江南风物这是大历中鲍防在浙东观,。,:察府任行军司马时发起的分题创作预者十一人在此且看数人之作、,,,。江南孟春天俘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青袍似井田鲍防《孟春》,,,—。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唇气为楼阁娃声作管弦贾弃《孟夏》,。,—。江南仲夏夭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一樊殉《仲夏》一,。,。江南孟秋天稻花白如断素腕惭新藕残妆妒晚莲郑概《孟秋》,。,—。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桔袖悬谢良辅《孟冬》,,,—,江南的天气江南的山水江南的物产一切都是江南的它们在诗人的笔下交织成一抹南国情调
8、,与盛唐人笔下的北地风光和北方气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就大历诗人整个自然观赏的趣味来说即使不论地理因素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