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

ID:31500590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_第1页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_第2页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_第3页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_第4页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  内容摘要: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他的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独立、客观的审美对象,对山水景物精细刻画,营造画境。他的山水诗表现形式绮丽,声色并妙,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开拓了诗歌的新境界。谢灵运在山水诗领域所展现的审美特质与运思模式对中国的山水诗史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诗歌审美趣味  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开创山水诗派的诗人,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将自己对自然美的细腻而独到的赏悟诗意地表达了出来。在山水的秀丽景色方面,谢灵运表现出了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他的山水诗的审美趣味体现了他超凡的审美鉴

2、赏力。释皎然《试式》云:“其格高,其气正,其体贞,其貌古,其词深,其才婉,其德宏,其调逸,其声谐”。[1]谢灵运的山水诗文达到了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他的山水诗的审美趣味,既有个性特征,又具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体现了审美主体对隐逸生活进行审美时所特有的审美情调和审美趣味。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调和审美趣味,支配着谢灵运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对审美对象去进行审美观照。  1.情感的审美趣味7  谢灵运山水诗文中对大自然的生命的观照,通过诗人心灵的感受,在与山水草木的情感交流之中实现。诗人亲近大自然不由自主的带着鲜明的强烈的主观感情。笔

3、下的草木都粘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矛盾之中的谢灵运常常忘情的融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接受天地间生命情调的语言,独特的审美能力使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发生奇特的情感交流。《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这里写出了早晚变化的山水景色。清晨,朝晖使人心旷神怡,新鲜的空气孕育着生命力,因此看到朝晖的人也显得那样精神爽朗、生机勃发,不由的陶醉于这秀美的景色之中。出去的时候还是很早的,小船回来时已经是傍晚了,山谷渐渐幽暗,晚

4、霞凝聚天边,湖中菱菱荷叶层叠错落,辉映着夕阳,菖蒲和稗草在晚风中微微晃动,好像在相互依靠。诗人乘的小船带着一天的欢悦停泊在东门。在一整天的游山玩水中,美丽的大自然撞击着诗人的心胸,朝晖、菖蒲、稗草都有了生命和情感。这种生命和情感和诗人进行着情感的交流,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审美能力,在体验物色之美时把自身融入了自然世界。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寓情于景,展现了春天的无限生机,言有尽而意无穷。“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岁暮》)移情入景,给北风涂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再如“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描

5、写诗人在寻幽访胜中获得的奇境。一个“媚”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水写得有灵有性,江中小岛竟然会像少女一样向人们呈美献妍。这样的描写,显然渗透着诗人对秀丽山水的一往情深。7  在这些山水审美创作中谢灵运将自己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了客观的景物描写中,我们除了看到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外,也窥见了谢灵运的情愫意绪,看到了他寂寞悲秋的情怀。毕竟,谢灵运之所以想要“穷山海迹”、“观丘壑美”,一方面确实是由于对山水景物的喜爱,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才不见用,无法兼善天下,所以才投向了自然山水,追求独善其身、自得其乐的。谢灵运欣赏山水实际上是为了忘却现实的烦恼,他终究还是

6、不甘心于此的。因而,在谢灵运山水诗文的有些景物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现实人生情感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影子。  2.音响的审美趣味  谢灵运山水诗文的创作,通过声音的审美趣味,表现出雅丽的艺术美。刘勰说:“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2]谢灵运善于欣赏和摹写大自然的声音美,在他的诗中,对音响的描写比前人有显著的增加。  诗人以审美的感受力,用耳目感官灵敏地观察与聆听,将大自然之种种声音,尽展文笔,捕捉到常人难以察觉的自然景物细微声息,并且他善于从这些细微声音中,去记录声音的美。故此,谢灵运的山水诗文,

7、是一幅幅有声之图画。如:“活活夕流驶,????夜猿啼”。(《登石门最高顶》)“活活”写的是水流的声音,“????”是猿啼的声音,这四字都是谐音字。说的是夜晚待在寂静的深山老林之中,天籁之音俱响:水流声、猿啼声,声声入耳。音响与夜色的和谐韵味,激发了主体的审美感受,亦寄托了诗人的审美趣味。“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7。(《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审美观照的重要问题是观照的角度与方式。诗人以宇宙天地为其审美观照的对象,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物为其固定观照对象,而是游目骋怀,仰观俯察,使所取的意象至为阔大,充满寥廓的宇宙感,气势磅礴。同时,也使审美主体成为整体的

8、意境的中心,观听皆宜。言自高处下看,可以看见乔木的树梢;昂起头来聆听,又可以听到来自深谷之流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