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论文.pdf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论文.pdf

ID:55640138

大小:405.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2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论文.pdf_第1页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论文.pdf_第2页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论文.pdf_第3页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论文.pdf_第4页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1卷第5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1.41,No.52014年9月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September,2014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宋馥香(闽江学院历史学系,福州350108)摘要: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是在史学批评史上逐步产生、不断发展和逐渐趋于稳定,并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概念。它影响着史学批评的发展和学术规范,有助于明确史学批评的标准和基本原则。研究这些范畴,不仅对进一步认识其内涵与结构、从更高的层面上揭示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面貌、彰显

2、中国史学的本土特点与风格有所裨益,而且也为当代史学理论的创新、中国史学与外国史学对话提供理论上的基础。关键词:中国古代史学;史学批评范畴;史学研究;中外史学对话中图分类号:K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5.0104—0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史学界较早开始研究批评范畴、史学批评的一般范畴和史学批评的基本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成果,当是瞿林东先生的范畴,认为史学批评的一般范畴既适用于史学,也适《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一书,其中涉及史德、史用于文学等其他领域的学术批评。还有一种意才、史学、史识及其他一些相关范畴,大致勾勒

3、出了见是强调只有适用于评价史学问题,并被广泛接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范畴体系,为全面、系统地开展的概念,才属于史学批评范畴。其实,前两种意见并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其无实质上的分歧,后一种观点强调的则是范畴使用后,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也陆续面世,为探讨中国古范围的唯一性。究其分歧的原因,主要还是源于对代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价值提供了条件。罗炳良阐这些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演变过程在认识程度上述了史学批评范畴研究在推动史学理论、史学史及的差异。因此,对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内涵与历史学学科建设方面的学术价值,从宏观方面提出外延进行动态的考

4、察与阐释,对于确定中国古代史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揭示某些学批评的范畴,认识范畴之间的结构关系和中国古范畴的内涵及其演变着眼,并结合理论上的一些认代史学批评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进而推动中国古代识,作一点尝试性的论述。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试以“文”和“心一探索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内涵与结构术”两个范畴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目前,史学界对哪些概念属于史学批评的范畴关于历史叙事问题,早在春秋时期就受到重视,仍存在分歧。白云认为,对史家、史著或史学现象作孔子最早提出了“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史学批评时所运用的概念或标准,均为史学

5、批评的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看法。《孟子·离基本范畴,其中也包括源自哲学、文学批评领域的范娄下》进而指出:“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畴。罗炳良则将这些概念分为特定时代的史学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椿杌》,鲁之《春收稿日期:2014-04.26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研究”(12JJD770010)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宋馥香(1963一),女,吉林公主岭人,闽江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104宋馥香论史学批评范

6、畴研究的理论意义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日:也。”¨。揭侯斯所言的“心术”,显然是指史家品‘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孔子之“文”,其意质的邪与正,不仅对“心术”的部分古义有所继承,是说晋国称霸、郑国攻取陈国这类史实,只有用文字而且将“心术”与修史相联系,视其为史官选拔的原记录下来才能流传久远。因此,它与孟子之“文”一则。明人文徵明在分析修史之难的原因时则说:样,指的是历史撰述的文字表述,即史文。由此形成“甚矣,作史之难也!心术有邪正,词理有工拙,识了历史叙事的最基本命题。而在孑L子所言的“质胜见有浅深,而史随以异。要在传信传著,

7、不失其实而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已。”¨他认为,在“心术”、“词理”和“识见”这三阐说中,“文”则是指对文字的润色,如史文的要、个因素中,“心术”是修史之难的首要因素。揭侯斯微、晦、婉、达以及方言、俗语运用的艺术效果等史学和文徵明所论可谓殊途同归,都把“心术”看作史家审美层面的内容,它与“质”构成了历史叙事之美学修养及实现史学求真目标的重要条件。意义上的范畴体系。可见,因史家审美角度或标清人章学诚也运用“心术”开展史学批评。他准的差异,而对“文”的追求虽有不同,无论是要、认为“心术贵于养也”¨。,而养“心术”的途径就微、晦、婉

8、、达等对历史叙事意境的审美要求,还是运是:“文非气不立,而气贵于平”¨,“文非情不深,用方言、俗语反映历史之生动性的追求,都是就史学而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