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89129
大小:1.48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9
《六年成就一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例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六年成就一生”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例谈深圳市人民小学林文良又一个学年开始了,我在近几年里,已是连续3学年任教六年级了。可以说对教材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但对于学生,却是一年一个新面孔。不过,从三届的学生看来,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和较为一致的数学学习基础,都需要老师去等待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渐悟和顿悟,都需要老师去静待花开。我在教学“圆”这一单元时,按部就班地对圆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学生也掌握得比较好,在接下来的一堂练习课中,在《知识与能力训练》第12页《圆的面积(二)》中第4题练习时,如题:我充分让同学们去思考,部分中上生找到了
2、思路,一名学生举手回答:“长方形面积等于长X宽,长方形的长就等于面积除以宽,而宽与圆的半径相等,圆的半径r=50.24÷3.14÷2=8cm,而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S=3.14x82=200.96cm2。最后,长方形的面积除以长方形的宽,求出长方形的长,200.96÷8=25.12cm。”学生回答得非常自信,虽不够流利,但能把过程讲清楚说明白。我耐心地等待学生把过程说完,再通过等待,大部分学生把解题过程写了下来。我让学生再次相互说了说思路和列式计算过程。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但仍未等到我想要出现的课堂情节。我再提
3、问:“有别的办法吗?有更好的办法吗?”同学们开始沉思冥想,我再次耐心等待,我一言不发。有几个学生说:“老师,想不出来了,提示提示吧”,我用手指指了指脑袋,示意同学们再开动脑筋。这时,一位名叫蔡颖宜的同学,想说但又不够肯定,最后鼓起勇气脱口而出:“我是看出来的,可以看出来,用50.24÷2,对,就是25.12cm,这长方形的长,就是25.12厘米。”这时,全班的眼光都聚焦到这个同学上,我装疯卖傻:“哦,怎么说,怎么看出来?”全班同学都很期待她的解释。蔡颖宜同学说:“你们看看这个图,让我联想起了我们上一节课,面积公式推
4、导的情境。现在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圆的半径与长方形的宽相等,就好比把这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就和原来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所以,现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50.24÷2=25.12cm。话音刚落,其他同学纷纷嚷嚷了起来:“哦。对哦,对哦。”大家纷纷想起了“圆”面积推导时的过程。课堂上,掌声不由自主地响了起来。教学有时需要等待,等待学生把新问题与学过的知识联系到一块,等待学生脑海中对知识的构建,等待新知识的迁移应用。数学教学中,很多时
5、候都需要老师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渐渐领悟、渐渐理解、吸收与内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而这种教学习惯、这种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被动等教师说答案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信心有了,潜能也开发了,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可见,教学需要等待。教学有时也需要学生的顿悟,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碰到了这样一道习题。《知识能力与训练》第15页。(如题)我当时是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在批阅作业时,发现过程、结果五花八门。有的学
6、生的作业上,还用上来开方的办法。明显就是个别家长或是补习班的老师辅导的结果。鉴于此,我在讲评时投影了各种解题情况。学生很大程度都受到“要求什么,就先求什么,要求圆的面积,就必须知道圆的半径,而后套用公式解题”的限制。都把焦点放在“怎么求半径”上。于是,就出现了作业当中的开方。其实很多同学解题时,就卡死在这里。我还是一言不发。我只是先把我准备好的图投影出来让学生看看,把“S=πxr2”写在黑板上,再把作业上解题的前两步投影在屏幕上(图)。这时,有学生马上脱口而出,可以直接用r2=5来计算,不用知道半径,知道r2就可以
7、直接运用了。这时全班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困难也迎刃而解了。教学需要等待,等待学生学习的顿悟,等待学生思维的顿开,思想的开窍,特别是一种方法固化了而又解决不了问题时,更需要学生对数学情境的审时度势,更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已知信息与问题解决的关联。学习,需要学生对知识长期的积累,需要对知识的构建与梳理,这样,才能达到渐悟和顿悟。因此,我们数学教师教学时需要耐心地按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学,需要静待学生的渐悟与顿悟,需要静待花开。欲速则不达,速可快,但“悟”未必能开。切记!切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