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pdf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pdf

ID:55578547

大小:759.9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18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pdf_第1页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pdf_第2页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pdf_第3页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pdf_第4页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第1期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92期No.12015Jinan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SumNo.192【诉讼法研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简乐伟(襄阳市人民检察院,湖北襄阳441021)[摘要]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目前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存在着诸多不同认识,如:在性质界定上存在民事诉讼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之说,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从严解释、适中解释和扩大解释等主张,在证明规则上存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纷争。从立法目的、法律依据和责任归属等方面来看,该程序属于刑事诉讼程序;在明确适用的犯罪类型,没收的对象的基础上,适

2、当扩大该程序适用范围;在证明规则方面,一般由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并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特殊情况下由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达到优势证据标准。[关键词]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性质界定;适用范围;证明规则[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72(2015)01—0033—09自我国刑诉法2012年新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以下简称为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后,法学理论界关于该程序如何适用的争论就一直不断,体现在司法实务中则是:该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应使用民事诉讼程序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还是刑事诉讼程序,应使用刑事诉讼程序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或是

3、刑事诉讼程序,但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方面与一般刑事诉讼程序有所区别;以及该程序的适用范围是按立法解释,还是按司法解释,或是参考学理解释。可以预见的是,在该程序是新设置且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上述争论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要避免因理论分歧而导致司法裁判的不一,完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一方面需要从理论上阐述上述争论背后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从司法中总结经验破解上述实践难题,以保证刑诉法的正确实施。本文拟就该程序在适用中存在的性质界定、适用范围、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完善建议。一、性质界定问题(一)关于该程序性质的主要论点从世界各国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

4、后相关财产处置问题的立法实践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①:(1)民事没收模式,即采用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上述情况下与犯罪有关的财产问题,如美国、英国等英美法系国家;(2)刑事没收模式,即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收稿日期]2014—09—12[作者简介]简乐伟(1985一),男,湖北襄阳人,襄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检察制度、刑事诉讼程序、证据制度研究。①陈卫东:《论新(刑事诉讼法)中的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载《法学论坛》2O12年第3期。·34·简乐伟: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2015年1月人因逃匿、死亡而缺席审判的,可以保安处分的方式对其相关财产

5、进行处置,如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3)单独立法模式,即针对特定犯罪制定单独的刑事法,可以在不经定罪的情况下处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相关财产,如新加坡等。基于上述不同的立法模式,我国法学理论界对该程序的性质有不同看法,主要集中在该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还是民事诉讼程序,由此产生了两种代表性观点:1.刑事诉讼程序说持该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虽然该程序不以被告人被定罪为前提,但是在证明被告人有犯罪事实的基础上,解决与犯罪有关的财产处置问题,本质上属于刑事诉讼程序,主要理由:④其一,设置该程序的目的是如何防止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引起的诉讼拖延和诉讼终止,实质上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了

6、有罪推定。其二,虽然该程序没收的客体是物,但都是与犯罪有关的财产,涉及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权利,即使没收判决出现错误,仍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回转程序赔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利害关系人遭受的物质损失。2.民事诉讼程序说持该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该程序仅仅是确认涉案财物的权利归属,是一种财产性质的纠纷,与民事诉讼程序的标的具有同质性,本质上属于民事诉讼程序,主要理由:②其一,从诉讼标的来看,刑事诉讼程序的标的是被告人刑事责任问题,是一种对人诉讼,而该程序的标的是涉案财物的权利归属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对物诉讼。其二,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在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法治国家的立法或相关国际公约中,该

7、程序又被称为“民事没收程序”,之所以在用语上称为“民事没收”而区别于“刑事没收”,主要就是因为该程序仅仅处理涉案财物的权利归属,而不过问和追究财物获取人或者持有人的刑事法律责任。(二)该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的主要理由从上述两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来看,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该程序是对物诉讼;其分歧在于对物诉讼是否可以成为划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标准,特别是在未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定罪的情况下,并以此为分界,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等方面形成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