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细讲解.doc

全等三角形细讲解.doc

ID:55561739

大小:1.21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5-17

全等三角形细讲解.doc_第1页
全等三角形细讲解.doc_第2页
全等三角形细讲解.doc_第3页
全等三角形细讲解.doc_第4页
全等三角形细讲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等三角形细讲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等三角形19.1命题与定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命题教学目标: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知道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5) 直角都相等.二、探究新知(一

2、)命题、真命题和假命题学生回答后给出答案:句子(1)、(2)、(5)是正确的,句子(3)、(4)是错误的.引出概念:可以判断它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proposition).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是结论.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将它写成“如果……,那

3、么……”的形式,也可分清它的题设与结论.例如,命题(5)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二)例题选讲例1: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解: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例2: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把它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对顶角相等;(2)如果a>b,b>c,那么a=c;(3)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

4、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三)假命题的证明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论证;而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该命题不成立,即只要举出一个符合该命题题设而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在数学中,这种方法称为“举反例”.例如,要证明命题“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某一锐角与某一钝角的和不是180°”即可.三、课堂练习P65第1、2题四、总结1、命题、真命题和假命题的含义;2、区分命题题设、结论的方法;3、判断假命题的方法。五、作业P6

5、7习题19.1第1、2题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公理、定理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公理、定理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2、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3、初步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定理。教学难点: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符合该命题题设而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反例就可以了,这节课,我们将研究怎样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二、探究新知(一)公理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6、,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axioms).我们已经知道下列命题是真命题: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我们将这些真命题均作为公理.(二)定理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1)当n=1时,(n2-5n+1)2=1;当n=2时,(n2-5n+1)2=1当n=3时,(n2-5n+1)2=1是否是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n2-5n+1)2都等于1呢?(n=5时,(n2-5n+1)2=25)(2)如果a=b,那么a2=b2.于是猜想:当

7、a>b时a2>b2这个命题正确吗?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theorem).(三)证明过程例如,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条定理后,我们还可以证明刻画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已知: 如图19.1.1,在Rt△ABC中,∠C=90°.求证: ∠A+∠B=90°.证明∵ ∠A+∠B+∠C=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又∠C=90°,∴ ∠A+∠B=90°.此命题可以用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

8、假的依据,因此我们把它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