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见了(说课稿).doc

什么不见了(说课稿).doc

ID:55487624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5

什么不见了(说课稿).doc_第1页
什么不见了(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什么不见了(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什么不见了》说课稿新垛镇中心幼儿园董征宇一、说教材《什么不见了》这个活动是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玩具变变变》中的第四个活动。教材上的安排是直接出示4件玩具,然后藏起来一件,让幼儿去观察,从而说出那件玩具不见了。但我班幼儿刚刚入园,观察能力有所欠缺,根据实际情况,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让幼儿从最初的两件玩具一组----逐渐到三件玩具一组----再到四件玩具一组,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一步步加深对物品名称的认识,提高观察力,并说出什么不见了。让幼儿有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因为,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

2、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所以,我所选择的这次活动将游戏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从猜一猜——和教师一起用实物玩游戏——用课件玩游戏----和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整个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充分体现了《纲要》所要求的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要求。二、说活动目标情感:学习遵守游戏规则,喜欢玩游戏,并体验游戏的乐趣。认知:能说出物品的名称。能力:学习运用视觉观察,判断并用语言说出什么玩具不见了。

3、重难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目标要求,我把能说出物品的名称,做为活动的重点,由于我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力不强,确定用语言说出什么玩具不见了做为活动的难点。三、说活动准备为了使活动更好的为幼儿服务,是幼儿更加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知识准备:活动前让幼儿玩”公鸡头,母鸡头”的游戏,初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物质准备:实物:皮球、玩具车、沙包、小碗、小勺、锅、盘子、尾巴等是为了让幼儿具体感知。课件:是让幼儿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巩固。动物手指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四、说教法

4、学法:此次活动主要以观察法、提问法、游戏法这三个方法为主。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出示用布盖好的11件玩具,教师提问,让幼儿猜想,然后揭开布让幼儿观察桌子上放了那些玩具,采用的是提问法、观察法.在活动的基本部分,出示玩具让幼儿逐步观察,并运用语言说出什么不见了,采用的是观察法和游戏法.幼儿也是通过观察法和游戏法来完成本次活动的。2五、说活动过程:一、选择11件玩具,用布盖好。教师出示活动材料,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围成半圆形坐在桌子边,教师提问,引起幼儿的注意。教师:猜猜是什么?揭开盖布,引导幼儿观察桌上放了哪些玩具

5、,并鼓励幼儿大声说出玩具的名称,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玩具的兴趣。(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出示用布盖好的活动材料,一下子把幼儿的好奇心激发起来了,然后让幼儿猜,观察,初步认识物品的名称,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既为实现目标2做了一定的准本,又为目标3打下了基础。)二、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1、教师:今天玩具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等一会儿,请你们闭上眼睛,有一个玩具要藏起来,看看是谁藏起来了。2、出示第一组玩具(两件一组),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藏一样玩具,再让幼儿睁开眼睛,猜猜什么玩具不见了。幼儿说出后,教师请

6、幼儿说完整的话,如:积木不见了。更换藏起来的玩具,继续游戏。(这个步骤是为了完成重点目标而设计的,通过闭眼、睁眼引起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初步的规则意识,以及说完整的话。)3、出示第二组玩具(两件一组),方法同上。(此步骤的玩具变换,不同与第一组的玩具,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幼儿熟悉游戏的规则,另一方面变换玩具之后幼儿有新鲜的感觉。)4、出示第三组玩具(三件一组),方法同上。(此步骤玩游戏两次,在游戏规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玩具,增加游戏的难度,从而使游戏在难度上更近一层,幼儿玩起来更有兴趣。)5、出示第四组玩具(四件一组

7、),方法同上。(此步骤到玩两次,在游戏规则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玩具,游戏的难度,从而使游戏更有挑战性。)6、观看课件。出示第一组玩具(两件一组),依次出示三件一组,四件一组,教师带领幼儿观看课件,玩游戏。(此环节是换个方式,复习巩固,检验,幼儿对目标的掌握情况。)7、玩游戏“捉迷藏”教师以带幼儿去游玩的方式,让幼儿开成一列小火车,然后设置情景,路上遇见小动物,然后问好,和小动物“捉迷藏”游戏,通过观察那只小动物藏起来了,从而让幼儿学习说完整的话,进行变换方式的巩固。(此环节也是一个变换方式的对目标的检验,同时还

8、渗透了礼貌教育,当然也可以根据时间关系,此环节还可以作为活动的延伸。)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