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03570
大小:374.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5
《权利视角下精神赡养规范司法困境的解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确卅.,I列2015.04乙气NZHoUXUEKN权利视角下精神赡养规范司法困境的解读郝佳摘要子女探望老人能不能被法律所强制?这是人们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精神赡养规范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集中的质疑。其背后隐含的深意是法律是否万能,尤其是在法治国家的理念之下,对于社会的控制是否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达成?作为一种身份权利,在权利实现途径上精神赡养并非仅有亲身探望这一种形式,书信、视频通讯等各种能够达到精神慰藉的方式都可视为对精神赡养义务的履行。立法当中的精神赡养规范所遭遇的司法困境是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所固有的局限。法治
2、国家理念之下,法律应当是社会控制或调控的主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法律强制力的实现固然重要,但在某些情景之下,法律对于权利或利益的认可与确认亦是其完成调控的途径。关键词精神赡养;权利;社会控制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15)04—0121—05一、引题——精神赡养规范的司法困境义务。从逻辑结构上看,两个条文之间形成了一般(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精神赡养规范与具体的关系。第14条明确了老年人享有享受精随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实施(下称神赡养的权利,第18条则从积极和消极两个
3、方面规“新法”),精神赡养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为人所知。定了权利的内容。积极方面的内容有三:其一,赡养该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人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其二,与老年人分开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探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第三,的特殊需要。第l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消极方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面则统一规定了不得忽视和冷落老年人。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尽管新法已实施一年有余,
4、公众对新法尤其是精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神赡养的质疑却一直没有停止。质疑集中于精神赡养权利。这些规定在立法上明确了老年人享有受到精规范的执行力。“物质层面的‘孝’,涉及父母的生活,神慰藉、被探望、被照顾的权利。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执行。但是精神上述条文系新法中直接提及精神赡养内容的规层面的‘孝’,则很难强制执行,即便法院强制儿女回定,从其文字表述上来看,新法旨在倡导对老年人的家,也不能达到应有效果,老人仍得不到慰藉。”⋯精神慰藉、情感支持,并力图将此种精神赡养权益具(二)精神赡养规范
5、的司法困境体化,明确规定了赡养人探望、问候被赡养老年人的学者在理论上的质疑不幸被司法实践印证。作者简介:郝佳,民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063)。基金项目:陕西省2013年度社科基金项目“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的本土化建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F041)。l2l2013年7月1日,无锡北塘法院发出了新法实施后果的客观评价。公众对其执行力的质疑即源于此。全国首份精神赡养判决书。该案被媒体称为“全国二、破题——精神赡养之法律概念首例‘常回家看看’案”。该案中,法官根据《老年人(一)精神赡养法律概
6、念的缘起权益保障法》第l4条和第18条的规定判决被告每传统民法中并无精神赡养这一概念。民法中与两个月需至原告即其母亲居住处看望问候至少一之相关的概念是扶养,指法定的一定范围的亲属间次,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这些节日,相互供养和扶助的关系。l4此概念不区分亲属间的也应当至少安排两个节日期间内予以看望。l2然关系,只划定一定的范围,在该范围内,无论是长辈而,判决的执行却不尽如人意。老人子女仅是依照与晚辈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还是平辈夫妻间的权判决“回家看看”,并未与老人有任何情感交流,老利义务关系,统一以扶养概
7、念指代。大陆法系国家人甚至发出“看了还不如不看”的感慨。如法国、德国、日本均采用此种立法模式(各国表述新法第14条和第18条关于精神赡养的规范,不同,如德国称之为“扶养”,日本称之为“协力、扶其目的在于实现被赡养人享受精神慰藉、情感抚慰助”)来规制亲属间的供养和扶助关系。①的权利。从实证角度来看,对于法律规范实施效果与上述立法模式不同,我国、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或执行效果的评判,主要可依据两种标准,一是行为多依据亲属间不同的身份关系设定不同的称谓来指标准,即以一定行为的履行完成与否作为规范效果代扶养义务。具体的,平辈之间供
8、养的权利义务关实现与否的衡量评价标准;一是结果标准,即以执行系称之为“扶养”;长辈对晚辈(如父母对子女,祖父结果是否符合规范制定的目的为规范效果实现与否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扶养称为“抚的衡量评价标准。养”;晚辈对长辈(如子女对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具体到精神赡养规范,以本案为例,对于执行效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扶养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