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pdf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pdf

ID:55397288

大小:181.4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5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pdf_第1页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年7月C第2卷第21期4376JournalofCfinicalMedicalJuI.C2015VbI.2No.21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王成贵(雅安市中医医院骨科,四川雅安625000)【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O例。观察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后路脊椎V型截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6个月的治疗后,

2、比较两纽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复发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5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30%,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Cobb角分别为(9.51±1.78)。,(13.83±0.82)。,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时,可以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疗效,还能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可靠性,增强术后恢复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关键词】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后路脊椎V型截骨手

3、术治疗;疗效【中图分类号】R68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5.21.4376.02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主要是指患者脊柱受到创伤后,端脊柱的螺钉相连,依次闭合截骨面;所有截骨面闭合完由于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导致固定失败,使毕后安置对侧固定棒,确保矫正完好。最后对横连接进行得患者的骨折畸形愈合,从而产生较为严重的后凸畸形。安放,并在切口内常规置入负压引流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背部呈畸形或驼形,创伤部位疼痛、整个手术过程中始终对患者进行体感诱发电位的常规全身乏力等,严重者甚至出现截瘫。由于后凸畸形的患者监测。

4、在一般手术治疗后,康复效果不明显,因此临床上通常采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手术治疗。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手术进行治疗。因此,为探讨后路脊椎1.3观察指标V型截骨手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临床分析,特选取我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院就诊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1.4统计学方法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后路脊椎V型截骨手术治疗后,取得很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好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S”1资

5、料与方法表示,采用或者,检验;以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1.1一般资料意义。选取2012年10~2014年10n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本文选取对2结果象均经过临床诊断、CT检查后确诊为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2.1患者一般资料统计结果分析症,临床症状主要为:背部呈畸形或驼形,创伤部位疼痛、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全身乏力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见表1。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胸椎20例,腰椎20例;年龄表1患者一般资料统计结果(Yis)15~62岁,平均年龄(35.

6、2±5.0)岁,患者伤后距离手术时间2.5~4月,平均时间(3.0±0.6)月;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8.5±3.5)岁;胸椎22例,腰椎18例,患者伤后距离手术时间2~5月,平均时间(2.5±1.6)月。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2.2两组患者疗效综合比较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观察组: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利用x线片检查进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患处定位,依据成像结果,于患者脊柱后部正中部位行见表2

7、。3~6cm纵行切口,并逐层切开,使骨折椎体及其上下2个节表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综合比较分析(,%)段充分显露;随后对截骨间隙行楔形切除,待硬脊膜囊显露后使用棉片对其加以保护;再对骨折两侧的关节突予以切除,使截骨尖端部位刚好处于椎间隙后部。按照上述方法对其它节段行“V”形截骨。截骨完成后在“V”形截骨的两端缓缓施以压力,使截骨面逐步闭合,并利用固定棒对截断部位脊柱两端进行下压处理,使患者后方截骨面闭合良好,以便对后凸畸形加以矫正,再量固定棒与截骨远2015年7月C第2卷第21期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ul_C2015、,01.2No.2lJournalofClin

8、icalMedical43772.3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