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内角和教学案例.doc

四边形内角和教学案例.doc

ID:55327120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0

四边形内角和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四边形内角和教学案例.doc_第2页
四边形内角和教学案例.doc_第3页
四边形内角和教学案例.doc_第4页
四边形内角和教学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边形内角和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案例    鹤岗市二十六中朱 翠4《四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案例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尝试着改变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但在学生的讨论合作中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如何发挥作用始终把握不准,即使有组内分工,也大多流于形式。下面就是对我自己所上《四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所进行的记录、思考、反思和总结。一、问题情景:师:某家庭用一批大小、形状一样的正三角木板,能拼成大面积平整无空隙的地板吗? 生:可以。(将若干三角形在桌面上摆一摆。) 师:某天这家主人要换用正方形木板铺设地面行吗? 生:可以(用准备好的

2、若干正方形纸板分别在桌面上依次摆一摆。)师:能换用正五边形木板吗?为什么?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投影)生:(小组稍作摆放并讨论)能换成正方形木板而不能换成正五边形木板,因正方形木板四个顶点摆在一起刚好为360度,而正五边形木板的几个顶点摆在一起都不能拼成360度。   二、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得出的结论很有价值!要拼成无空隙地面与图形顶角可否拼成360°角有关,那么若要换成同样大小的任意四边形木板铺地面行吗?   生:(动手摆一摆)行,可将四个不同的角摆在一起,组成一个360°的角。【评析】在生动有趣的素材操作、探究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

3、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从而造成积级活动的课堂气氛,教师再搭适当的“脚手架”,使学生思维逐步抽象,使所有新知识都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纳入其认知结构,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知识的发现者。这里,若以一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为实际问题情景,则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因此,数学探究的教学要求老师精心创设问题和问题情景,对问题作适当的教学化处理,这样才能适合学生进行探究。三、探究新知4   师:我们已学过三角形的定义及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和外角等有关概念,也学过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投影显示图形和文字),那么四边形有关概念又是怎样定义的

4、?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生:(阅读课文)   师: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做下列习题,并进行小组交流。   ①画一个四边形并画出它的对角线,写出四边形、四条边、二条对角线等名称。   ②画一个四边形并画出它的一个外角,写出它的四个内角及同一顶点内角和外角的关系。   生:(练习、讨论、展示、互评)师:(肯定学习成果,并指出多边形的字母通常按逆时针的顺序依次排列,定义中必须有“同一平面内”几个字。)   师:(演示模型:立体四边形)   我们学习的四边形是指凸四边形。(投影显示凹、凸四边形的区别)   师:刚才在操作过程中你们对任意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关系

5、有什么新的认识?生:把四个不同的内角拼在一起,恰好摆成一个无空隙的纸板,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度。(并作拼图演示)   师:又一个伟大的发现!请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   生:由三角形内角和类比得到的。师:很好!但我们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可否普遍适用,必须经过逻辑证明才行。谁能把这个问题写成数学命题形式?   生:已知四边形ABCD,求证:∠A+∠B+∠C+∠D=360°(例1)   师:对,同学们,你们能想到什么吗?   生: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师:很好,它们是如何证明的。   生:由拼剪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作平行线可证出来。

6、   师:很好,那么我们能否也用同样的方法证明例1。  生:可以。4   师:你能说出是怎样想到这种证法的吗?   生:类比。师:很好,还有没有更简单的证明方法。   生:(思考后)有,把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   师:好,说说看。生:连接BD,就可把四边形分成△ABD与△BCD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内角和等于360°。   师:很好,这种证法又主要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呢?   生:用了转化与分割的思想,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师:说得很对,同学们看看,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除了上面一种技巧外,还有没有另外的方法和技巧,交流一下,比一比哪组证法最多?

7、生:(组内和组外热烈讨论和交流)各组同学的探索热情高涨,纷纷争着汇报以下多种方法。如本题的证明过程教师先引导由三角形类比到四边形,再由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就是体现“脚手架”由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过渡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分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获得不同的证法,并加以交流。真正做到让学生始于知(知识)、濡于情(情感)、发于意(内在动机)和见于行(行动),把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统一起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师:例2,某人绕一个四边形的花坛的外圈走一圈,在每个拐弯的地方都随之转了一个角度(∠1,∠2,∠3和∠4),那么回到原来位置时,一共转了几度

8、?你从中可发现什么结论?能加以证明吗?(课本例改编)   生:(思考片刻,没人回答)师:(提示),∠1,∠2,∠3和∠4,四个角分别是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