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5207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论《老子》的人格化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老子》的人格化问题 【摘要】由于老子“贵柔”的思想和清静无为的精神以及遍布全书中类似的母性崇拜的言语表述,因此有人得出了老子是女人的哲学的结论。这一论断究竟是不是断章取义,本文将从老子道的意义、柔弱胜刚强的实质、无为而无不为等几个方面回答这一问题。 【关键词】道;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无不为;人格化 一、“道”和母性崇拜的关系 有人说《老子》是女人的哲学,因为《老子》一书中“道”经常以母性的象征出现,如《老子》第六章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还有
2、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玄牝之门,有人认为是女性的生殖器官,是女性生育功能的象征。因此,有人得出这些言论是母性崇拜的一种表述。此外,著名学者李约瑟也认为道家是女性化的知识,是母权社会的遗风,或是女性崇拜、生殖崇拜;但问题是“道”究竟是阴阳双性,还是单一的阴性?“道”和母性崇拜究竟有没有关系?这要从“道”的本意上说起,“道”在中国文化和哲学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但在哲学含义的语境中,“道”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学界尚无统一的认识。但是“道
3、”作为化生万物的本体,这一特性确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是本体,自身便有阴阳双性,无需借助另一方,即可孕育万物,从这个角度上说,“道”不是母性崇拜的象征。让我们再来看看古代典籍中对“道”和阴阳的看法,“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阴阳和而万物得”《礼记・郊特性》;“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天论》。由此可见“道”有阴阳双性,阴阳交感变化而万物化生。把道比作母性只是借助母性这一特点更好地阐释“道”化生万物的世界本体这一特征。 二、“柔弱胜刚强”和女性处世之道的关系 不可否认,在世俗社会中,女
4、性相对男性而言被认为是弱势群体,是柔弱的一方。而老子尚柔,主张柔弱胜刚强,并且《老子》一书中有大量关于此方面的描述。老子举例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弱处上”;“骨弱筋柔而握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间。出于无有,入于无间。”于是有人便认为《老子》是女性的处世哲学。关于这点,我们必须从本质上理解老子的思想特征,否则就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事事纯任自然,不去人为的干预它,即“无为”。并在“无为”的基础上,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就是所谓
5、“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纯任自然的状态是人类最理想的状态,实行自然无为的原则是治理国家社会、使社会摆脱文明带来的种种灾难的唯一正确有效的途径,因此老子就把他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提升到了支配整个宇宙的高度,并依据古代已取得的某些自然科学的知识,给以哲学的论证,得出了他所谓的“道”。“道”所具有的根本特性不是别的,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由此而见,“柔弱胜刚强”是为了更好的体现“道”的特点,即“无为”。试想一下,一个人即便在弱小无助的时候都不去争,不去做主观的努力,在刚强的时候更不会去争了。 三
6、、清静无为和女性人格的关系 清静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由于受世俗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大多数女性的性格都是安静的,所以有人就认为《老子》在此基础上体现了女性的特点。关于这一点,以上我们已经对老子“无为”的思想做了深入分析。“静”相对于“动”而言显然是被动的。有人借此联想到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行为的差异性。认为老子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正如上文所言,老子思想的核心“无为”是主张事事纯任自然,不去主动地认为干预自然。因此在这种思想基础上考虑问题,是不主张人的积极自觉的努力和
7、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可以说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无为”思想是被动的。其核心还是与世无争的,这和女性的性格特征不是一回事。再说现代心理学也证明了女性性格的多样性和人格的多重性。传统的那种认为女性性格文静的看法,遭到了极大的挑战。 四、“道”是否有人格化的一面 道作为化生万物的本体,其所具有的物质属性,使它不同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朱熹的“天理”。但这并不排斥“道”可以具有情感、意志等精神属性。例如老子的“天道”范畴中就有精神性因素。因为老子把“道”和“天”挂钩,就使得“道”具
8、有了人格意志的特征。因为天固然有自然之天的含义,但是,在老子的时代人们言“天”往往与情感、意志等精神性因素纠缠在一起。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天之所恶,敦知其故?,都明确地道出了天所具有的精神性内涵。既然“道”有精神性内涵,那么“道”有没有人格化的一面呢?答案是肯定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都表明了“道”所有的人格化的一面。但是这种人格化,不是女性人格,更确切的说这种人格更多的是一种君子品格,或者更准确地说老子赋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