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3940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审美位移与祛魅得失-当下艺术文化现象透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审美位移与祛魅得失:当下艺术文化现象透视 艺术是人类对于物质存在之上的精神情感创造的对象,艺术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其在社会物质世界中的独特精神特性,以及双方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借用关乎艺术对象的“对牛弹琴”说法来比拟,“对牛弹琴”既是说明艺术对于非艺术对象的难以同构关系,也是艺术难以成为物质社会的共融现象。但其实还可以强调的是:无论世事变迁如何,那“琴”之艺术质地一定存在,但不能不考虑这“牛”――物质环境的适应关系。于是微妙的认知就改变着艺术的判断景观。而不容回避的网络时代,对于艺术文化的当代表达和传播景观需要开阔的眼
2、光。 近年艺术适应时代而不断延展自身影响力的努力得失互见。以电影现象为例:马年春节档电影的独特收获,是创造新的春节档新高票房,是依赖3D版的《大闹天宫》和2D版的《爸爸去哪儿》两部创作。前者的3D景象是中国电影技术收获超越内容收获的一个代表,将流传甚广而熟稔的西游故事第一次以花费巨大的3D技术加以视觉新表现,无疑是一种电影与时俱进的当代表达,当《阿凡达》开启了这一新鲜景观表现人类梦幻时,我们自己的3D电影开始有了比较跃进的创造步伐。在贺岁档前期不尽如人意的票房面前,《大闹天宫》的时代视听感受的认真使之得到超7亿高票房的
3、回报也是顺理成章的。而《爸爸去哪儿》复杂性更值得分析。一个据说只拍摄了5天投资几百万就大举掠夺受众眼光的电视类片子,竟然高攀上6亿票房,而显然非我们习惯的电影视听表现,让众多电影研究者非议其电影性质一定都不奇怪。问题在于,传统电影视听规则让研究者对《爸爸去哪儿》不以为然,但“亲子电影”的现代观念却让大众趋之若鹜,况且电视版的热火温度还在,接续的电影扩展了受众的期望,这似乎也是打破正宗电影的质疑而产生受众罔顾其性质而赶赴影院接续心理接受。打破影视界域的传播显然是成功的,电影的专业恐慌的确难以避免,却似乎无法阻挡。电影专业性
4、遭遇现代表达的困惑也许影响深远。 艺术的传统认知不能无视现实社会的悄悄改变需要,无论这改变是不是令人吃惊。但显然,最大的问题是审美为核心的创作认知遭遇挑战。按照电影审美习惯,上述两个创作都不是经典的艺术电影,却在技术跟进时代接受,和心理上俯就受众观赏而获益。我们的审美认知如何适应时代是文化的时代难题。 2013年一个曾经被历史鄙视的“土豪”话语,却堂而皇之的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词语令人深思,“祛魅”时代变异认识匪夷所思。同样在艺术上也有不少奇怪的适应时代的改变现象。以电视艺术现象为例,作为最适应大众收视心理的媒介,近年
5、电视跟随时代演进现象值得思考,2013年上半年众多的“抗战剧神”,是一种被动娱乐胡闹现象,为了市场收视予夺,不约而同的拍摄一个比一个更神奇出格的生造抗日故事,诸如三箭齐发居然分别射死三个日本兵、一掌从上到下劈开敌人躯体之类匪夷所思的反常理表现,以奇险古怪为特征的荒唐表现,试图满足低劣的收视心理。显然,艺术的质地根本的极大歪曲,被主管机构叫停而得到大众首肯是在情理中的。电视剧无疑是电视中的艺术品类,如此走火入魔的反审美屈就低俗显然无法进行当代性传播。相反的案例是近年选秀的艺术回归。以2012-2013浙江台《中国好声音》和
6、2014中央台《中国好歌曲》为标志,改变了其若干年风行的所谓参与而罔顾艺术水准的表现,扭转了失却艺术标准的歪瓜裂枣充斥的屏幕表现,转向为从高端导师到出色歌手为标志的艺术展示,艺术精神的回归让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返回荧屏,艺术的转椅拨回艺术质地的原点。实践证明,无论是艺术追求还是艺术原创鼓励,都依然具有魅力,而适应时代心理的艺术传播还是具有当代魅力。 艺术文化现状自然比较复杂,而判断得失也未必一致。“春晚”作为符号性艺术现象,被认为是国家形态的艺术最高呈现。2014马年的央视春晚无论作何评价,却至少显示了几个趋向,包括注重
7、音乐歌舞的偏向,显然是突出了音乐舞蹈的艺术分量,多少改变了以往歌曲表现日渐薄弱的走向,艺术氛围的得失也许难免,但注重音乐艺术的一种尝试却也是艺术传播的某种试探。同时,春晚小品减弱和依然上春晚的小品的无聊,是娱乐文化未必具有长效生命力的一种暗示,艺术肤浅的娱乐传播在疏离艺术的时候,短暂和厌倦的问题也难以避免。然而,春晚遭遇的巨大难题是网络时代的接受传播,青年一代越来越强烈地走向网络,乃至网络春晚就艺术内容而言显然比不上央视春晚,却在传播接受上获得意外的好评。而央视也要把全媒体收视作为自身成功的数据!艺术传播的转向无疑不能忽
8、视。 自然,艺术的表达受制于时代趣味却依然具有本真性需要,这一微妙的把握正是时代传播的技巧。近年纪录片的兴旺可以作为思辨的对象。以《舌尖上的中国》跃上高峰的记录浪潮是什么缘由?“吃”这一和物质生存与文化行为交互联系的对象,在纪录片的舌尖意味上交叠具有特别意味。在中国纪录片未必景气的时候,找到关乎人本的饮食文化切中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