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程学习中网络探究性学习应用设计.doc

中学生课程学习中网络探究性学习应用设计.doc

ID:55129421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中学生课程学习中网络探究性学习应用设计.doc_第1页
中学生课程学习中网络探究性学习应用设计.doc_第2页
中学生课程学习中网络探究性学习应用设计.doc_第3页
中学生课程学习中网络探究性学习应用设计.doc_第4页
中学生课程学习中网络探究性学习应用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课程学习中网络探究性学习应用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生课程学习中网络探究性学习应用设计  摘要对国内外探究性学习的发展应用进行归纳比较,同时对中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应用设计。  关键词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网络;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08-0121-02  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性学习,又名探究性科学教育。探究性学习中探究一词的选择经过了反复的研究,确定为“探究”一词,它和英文的原意更为贴切。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

2、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1]。探究性学习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探索性和研究型学习活动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2],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受性学习有本质的区别。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经过分析,将探究性学习目标分为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有本质的区别,在传统接受式学习中的主体是教师。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知道自己

3、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创造性[2]。  2)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自主权,在整个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问题被解�Q以后,学生会有自豪感、归属感,进而激发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机。在一次次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积极、更加热爱学习,同时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学生想要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从而会主动接受更多的问题,更加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再次提高学习能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受约束,可以自由想象,从而使自己的创造和实践能力能得到最大的提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不能自由想象,受到教师的约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能够独立思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国内外探究性学习的应用发展及比较  探究性学习在美国的大、中、小学已经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策略与手段,其中尤以两种模式比较普遍,即“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3]。以项目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学习方式

5、,能够体现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探究性学习中,学习者可以讨论交流、相互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相比较而言,比较简单,也是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查阅资料,去解决问题。这两种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学习者自己去查找资料,自己去谈论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整个动态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主体地位,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实现更好的自己。  我国的探究性学习起步比较晚,一直使用被动接受式学习,但是也在慢慢地往探究性学习方向发展,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不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只负责

6、听,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这样获得的知识也更牢固扎实。另外,就探究性学习而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给学生很多自由,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因此,探究性学习还是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能够获得资料的渠道也多种多样,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3网络探究性学习方式在中学生课程实践中的应用设计  根据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互动性、过程性、超越性这些特点,以及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网络的特点,笔者利用5E循环教学模式对整个应用进行具体设

7、计。  5E循环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建立起来的,它重点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先行知识结构框架的建构,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架构主动去探寻知识内容和师生之间合作的能力。其教学模式包括吸引、探索、解释、加工和评价[4]。  吸引在建构主义中最重要的就是情境的创设,创设好情境,就能吸引学生,从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课本、资料有很好的了解,创设教学情境,同时能够提出有意义、难易适中的问题,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探索学生知道问题以后,自己通过网络查找,询问教师,查阅资料,自己进行

8、分析探索,找到答案。这时候需要教师给学生留一些时间进行解答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还是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正确引导,不能使学生有完全的自由,以免偏离教学轨道,浪费时间。特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