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26284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8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1(人教部编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五第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字族文,认识8个汉字,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2.运用定位联想法识字。教学过程:一、关联旧知,激趣导入1.出示《识字3》的内容,生自主朗读,说说在这一课中“青”字加上偏旁组成了哪些新字。2.师激趣:其实在汉字中,像“青”这样特别爱交朋友的汉字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再来认识一位(板书:包,指名生认读)。3.师质疑:“包”加上不同的偏旁,又能变成哪些新的汉字呢?【设计意图:通过关联学生
2、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二、学习“趣味识字”1.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包”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2.生自主阅读字族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老师们已经将你们给“包”字找的朋友编进一首儿歌里啦。希望你们学完这首儿歌就能帮“青”字编一首找朋友的儿歌啦。3.指名生朗读字族文,正音识字。(1)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吃饭、能干、吃饱、茶水、轻轻、抱着、鞭炮。(2)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强调:“能”既是鼻音,又是后鼻音;“茶”是翘舌音;“轻”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抽读卡片,巩固学生认读,并相机学习“饭、能、茶、
3、轻、鞭”五个生字,其中“饭、茶”也可以通过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轻”与“经”比较记忆。(3)生再次练习朗读小儿歌,将儿歌读通读顺,读出节奏。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4.巩固识字发现规律。(1)学生再读课文,并圈出儿歌中含有“包”字的六个汉字:饱、泡、跑、抱、袍、炮。指名生说说这六个汉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师适当小结:相同点:六个汉字中都有“包”字,而且读音与“包”相似;不同点是偏旁不同,意思也不一样。(2)鼓励学生结合儿歌内容说说这六个汉字的偏旁与汉字的意思有什么关系。(3)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了六个汉字,这六个汉字的读音与
4、“包”相似,而不同的偏旁表示了汉字不同的意思。像“饱、泡、跑、抱、袍、炮”这样的汉字叫做形声字,与我们在《识字3》中学习的由“青”字组成的一组汉字一样,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汉字中的大部分字都是形声字。5.发现文本特点,仿写字族文。(1)引导学生用直线画出儿歌中表示不同偏旁的字——“饭、水、足、手、衣、火”,并观察位置特点。(2)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仿写“青”的字族文。有水河水清有日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言就有请有心好心情【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儿歌,自主识字、交流字形、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汉字,并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反复朗读文本,发现文本
5、特点,仿写儿歌。】一、学习“我的发现”1.师过渡:同样的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很多新的汉字,同样,同一个偏旁加上不同的汉字也可以组成新的汉字。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吧!2.生自主认读“我的发现”中的三行汉字,读准字音,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3.指名生分行朗读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汉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汉字都是提手旁,第三行汉字都是足字旁。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行汉字在字义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第一行四个口字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意思都与嘴巴的动作有关;第二行提手旁的汉字表示的都是手部的动作;而第三行足字旁的汉字是
6、与脚部动作有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5.巩固拓展。(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汉字,看看这些汉字的意思是不是与偏旁有这样的关系。(2)师小结:形声字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字。(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喊、喂;打、抱;路、跃。师教读,并适当讲解意思。(4)引导区分“月”字旁与“身”字旁,“手”与提手旁,“足”字旁与走字旁的区别。(5)翻开识字表,让学生说出一组同偏旁的字并说说自己的发现。6.师小结:我们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可以通过关注汉字的偏旁来理解这一类汉字的意思,这样识字更有趣,也更有效果,这就是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设计意图:通过
7、认读汉字、观察比较、拓展交流,逐步引导学生从发现字形的共同点到认识与字义的关联性,提高学生归类识字理解字义的能力。】一、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朋友,而且发现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之间的有趣联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识字中,也能关注到这一点。进一步提高自己认识汉字、理解汉字的能力。 教后思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