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ID:5511864

大小:13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2-16

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问题的提出1、以数码网络技术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大潮已滚滚而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使人类社会凸现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进入了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在急剧变化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旧的以传授灌输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使教育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教育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已成为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2.当前中学化学教学还存在着背离

2、科学本质和阻碍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弊端:过分重视学术知识的拔高和延伸,忽视科学与社会生产的联系;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重知识认知,轻实验技能和情感意志的培养等等。这种以传承前人知识为主和以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抹煞了教育的创新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成了知识灌输的容器和应试工具,窒息了学生创造的灵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适应

3、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3.2001年秋季起,浙江省将实施教育部颁发的新的课程计划,全日制普通高中将使用人教社编写的新教材《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新教材的使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立,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4.新的课程计划已在部分省、市试点成功,也展示了改革成果,但在学校层面上探索较多,从学科角度上探索较少;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在一些报刊、杂志也有报道,本课题组也有成员对中学化学教学模式作过有益的探索,但只限于原教材前提。提出本课题旨在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出一条新路来,为

4、其他学校的化学教学实践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教学范型。19“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二、理论依据(一)“自主建构”的涵义自主:这里特指在学校条件下的学习自主,它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主要是由教师事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但学习的方法是由学生选择的,学习的过程是由学生自我调控的,学习的结果包含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就是说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建构:教学不是将知识以成

5、品方式交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也不是大一统的信息储存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景下的心理加工,形成价值理念的过程,是学生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间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知识,再同化、顺应、融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即建构的过程。“自主建构”教学就是教师设计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师生乃至同学之间在现实的交互中积极主动地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生命活动过程。(二)“自主建构”教学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些思想应用于我们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就是要求教师建立以学生为

7、中心,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能自主建构的学习过程。19“自主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2、现代教学结构理论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学生与教师作为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教与学的联系就显得十分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最大可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教学结构理论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知识不是由教师教会学生的,而是由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体验、领悟的,在原有知识的框架下

8、不断加工、不断延伸,使所学知识有足够的立体性,自主建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原则。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人的行为、态度、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