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98439
大小:167.9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9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举隅.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方药应用中圈民间疗法下:竹叶10g,石膏15g,人参10g,麦冬12g,贝母12g,知母15g,连翘15g,生地黄10g,粳米10g。5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举隅剂,水煎服。2012年10月随诊淋巴结肿大无复发,无不适症状,工作生活正常。杜广纪按:《伤寒论》第397条:“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本条治疗热病后期,大热已去,(安徽省铜陵市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4000)余热未尽,气阴两伤。该例患者表现符合此汤证病变。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人参、麦冬益气生津,以补正虚;粳柴胡
2、疏肝散一方出自《景岳全书》,主治肝郁气滞、米和中;半夏降逆止吐,调和胃气;加贝母软坚散结;知胁肋疼痛、寒热往来、暖气太息等症状。本人根据自己母清热。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结合病证病机变化,宗其方而不泥苓桂术甘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方,化裁变化运用于内科常见病的治疗,多获良效。患者某,女,52岁,2011年5月18日初诊。发作性兹择验案及体会介绍如下。眩晕5年。发作时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心悸,气例1.患者某,女,29岁。18岁左右起即有大便干短,曾多次住院,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西医治疗结
3、难解病史,时好时坏。近年症状加重,苦不堪言。刻效果差,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患者就诊时精神不诊:大便8d未行,腹胀隐痛,烦躁不宁,纳少,舌质红,振,面色萎黄,语声低微,少气懒言,自诉活动后眩晕加苔薄黄,脉弦有紧意。辨证为肝郁气滞导致便结难解。重,闭目不能睁,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口渴,不予疏肝理气导滞。柴胡疏肝散加炒莱菔子、海浮石、炙欲饮水,患者要求中药治疗。查体:舌体胖,质淡,边有黄芩各10g。5剂。齿痕,苔薄白水滑,脉虚而无力。辨证为脾虚,不能运化二诊:服药5剂,便下如顽卵、腹胀减。
4、药停便闭又水液,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蒙闭清窍,发为眩晕,治以温现。以为病久入血,耗津伤液。上方加桃仁10g,全当阳化水,健脾利水。处方如下:茯苓30g,桂枝12g,炒归20g。守方1O余剂,便通神安。随访2月余,大便正白术15g,炙甘草10g,半夏9g,生姜9g。3剂,水煎,常。频服按:便闭一证多从热从火论治。但青年女子易失情2011年5月22日二诊:患者眩晕明显减轻,恶心,志,郁多滞多。肝郁气滞,滞则不行,大便遂闭而不下,呕吐消失,但仍有心悸,口渴稍减,渴喜热饮。查体:舌柴胡疏肝散解郁行滞,活
5、血止痛,俾肝气条达,疏泄有体胖,质淡,边有齿痕,脉弦。给予:茯苓30g,桂枝常,不治便而便自通,亦即“治病求于本”。患者烦躁、纳12g,炒白术15g,炙甘草10g,炒山药15g,党参15g,少、脉弦、少阳之证,加黄芩祛邪退热,桃仁、当归活血润生姜9g。5剂,水煎服,日1剂。肠,标本兼治。2011年5月29日三诊:患者眩晕消失,无心悸,胸例2.患者某,男,62岁。自述胃脘不舒,呃气,腹闷。查体;舌质淡,体稍胖,苔薄白。给予:茯苓15g,桂胀,大便不实经年有余,体瘦面黄,多次住院治疗。B超枝12g,
6、炒白术15g,炙甘草10g,炒山药15g,党参肝胆胰脾(一)。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舌15g,炒薏苡仁10g。7剂病愈。2013年6月陪其丈夫淡,苔少,脉弦缓。病在胃,实与肝之疏泄密切相关。治就诊时,面色红润,精神佳,工作生活正常。予疏肝理气行滞。药用柴胡疏肝散加槟榔10g,焦山楂按:《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10g,台乌药6g。5剂。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再诊:药后胃脘胀痛减轻,矢气多,大便成形。上方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患者
7、与此病因虽不续服5剂加1O瓶香砂养胃丸常服,以善其后。随访半同,但其病机均为心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中医认为,年病情稳定。“脾虚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窍被水气蒙闭发为眩按:病者年高,面黄,苔淡,便不实,似为虚证,宜温晕。重用茯苓利水健脾,治水邪上逆;桂枝温阳降冲,助宜补。但审证求因,应“天人合一”,因人因时制宜。随气化以行水;白术、甘草补脾和中以制水;山药、党参、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脾胃之病、实病为多,虚者苡仁加强补脾之力。因患者首诊时恶心、呕吐,故二诊渐少,若滥施温补,每犯“实实之戒”
8、。本案治疗的效果,时加半夏、生姜止呕,令其频服,以减轻呕吐发作。证药说明临证应思路开阔,辨证准确,也从一个方面告诫人相符,疗效满意。(收稿日期2014—10—20)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注意科学饮食的重要性。46中国民间疗法2015年5月第23卷第5期方药应用中国民间疗法CHINA’SNATUROPATHV.oy2015.VoL23No5例3.患者某,女,40岁。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病治疗结果史3年。刻下:月经不潮3月余,头昏痛,口干口苦,心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用药后入寐困难消失,夜寐悸胸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