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激发写作意愿-论文.pdf

克服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激发写作意愿-论文.pdf

ID:55057505

大小:212.6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克服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激发写作意愿-论文.pdf_第1页
克服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激发写作意愿-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克服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激发写作意愿-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2月教育教学论坛Fed.2014第7期EDUCAT10NTEACHINGFORUMN0.7克服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激发写作意愿黄桂兰(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学,福建德化362500)摘要: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自愿进入写作状态,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作者从让学生写真话,先放后收进行选材引导,同时加强写作技巧教学等几个方面,为教师激发学生写作意愿探求新的思路。让学生写真话,学生才能有话可说;学生在选材方面是最棘手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拟题目,从写作技巧上再加以指导。然后加强写作i)1I练,并持之以恒,最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

2、:初中生作文;写真话;兴趣调动;选材技巧;创新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97—02相关的教学研究表明,大约三分之二的初中学生,对作想就怎样写,即使是纯粹的口语加大白话也可以,而不管其文没有兴趣或反感。囿于这种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表达方式是否恰当与所写事物是否有价值、有意义等。此展开针对性的作文教学呢?我以为,关键在于:一要正确认时,“写真实的生活”是写作的第一要义,要允许学生说真识其症结所在。正确地把握学情是展开针对性教学的必要话,抒真情,而不管其他。否则,学生一边写作,一边前怕狼前提;二

3、要深挖根源,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简单来说,后怕虎,是无论如何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亦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俗语二、先放后收,加强引导,步入正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亦是此意。因此,作为教师要有学生找到了米才可以做饭,至于学生用什么样的米做一个针对问题采取措施的整体把握,即“从大处着眼”;进什么样的饭,教师先不要约束,只待其形成找米做饭的习而,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写作需求为抓手,从点滴开始,循序惯。一如宋人谢枋之言,“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渐进,即从“小处着手”,从而提高学好作文兴趣与水平。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

4、放之高论笔端不窘矣。”一、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为基础,调动其写作兴趣。解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指导与鼓励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教师“无话可说”之难题要允许学生在作文教学要求与目标允许的前提下,自拟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事实,但学生的生活经历只是“有目,甚至先成文后拟题,以使学生放开手脚,字数不限,畅所限”而非“没有”。套用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名言,对于学生来预言;二是作文主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能力,拒说,“生活中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发现作文素材的绝作无意义的所谓“拔高”;三是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除眼睛”。至少,学生是有充足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以及部提出写

5、作要求外,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为学生提供作文素分社会生活经历的。材上,可以激发、唤醒其相关生活经历记忆,也可以提供间例如下面这个小例子,一个学生写的作文片段:“快下接素材以抛砖引玉,素材提供要多,但以不至限制学生思维课时,老师检查背诵刚学的古诗《钱塘湖春行》。老师让琳琳为度;四是在学生需要时,提供必要的技巧示范与指导,但背诵。这时,‘捣蛋鬼’楠楠非常想表现一下自己,就高高地不可硬性强求,满足需求即可,循序渐进为佳;五是可以由举起手来,说:‘老师,让我背吧,别让他背了。你看他长得跟仿写、片段练习等比较简单的方式开始,科学训练,直至独歪瓜裂枣似的,多影响背诵气氛

6、呀。’琳琳还没来得及说话,立成文、创造成章。经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全班同学就被引爆,大笑了起来。老师用板擦使劲敲黑板让的写作兴趣会大幅度上升,为难惧怕情绪会大为减少。我们保持安静,命令楠楠说:‘准备好,下一个你就背。’谁有了这一基础后,教师需要做的才是逐步加以引导,引知,老师刚刚说完这句话,下课铃就响了。这时,楠楠低头对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遵守必要的写作规则,去伪存真,去粗同桌使了一个鬼脸,不无得意地说:‘看看,我说背吧,老师取精,加工提炼,围绕主题说话。这个过程也是写作者必经非让琳琳这个歪瓜裂枣背。结果,铃声都反对了。’又引爆得的一个自然过程

7、。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尤应如此。语文教全班同学一阵大笑,连老师都被逗笑了。”育家张志公把这一过程称作“先放后收”,清人王筠则言“作这个片段中,小主人公“楠楠”的语言、行为、性格特征文必须放,⋯⋯久之必自厌而收之矣。”可见这一过程与做等被刻画得惟妙惟肖。这样的课堂生活片段,在我们的学校法的重要性。生活中有没有?肯定是有的。但同学们抓住过这样的写作素三、从修改上下功夫,把“粗糙”的文章磨炼得更加“精材吗?多数对写作没有兴趣或者反感的同学的回答,又会是致”否定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时,一作文教学中,修改这一环节的指导也是重头戏。学生有定要眼

8、睛向着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紧扣学生生活实际,以了生活基础,有了写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