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浅谈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ID:55019608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6

浅谈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1页
浅谈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2页
浅谈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3页
浅谈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4页
浅谈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小学数学课堂。小学数学主要是儿童初步认识事物的数、量、形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正确地进行数的计算,了解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去探索事物内部之间的一些规律,并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想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起始年级的数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打基础的阶段,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能否形成系统化、概况化的知识体系,更关系到儿童以后的学习数学过程中有无兴趣,有无良好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进一年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步体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引导

2、得好,得法,就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激起智慧的火花;引导得不好,不得法,就有可能使学生的思想僵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学懂、学会一些数学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去发明创造。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依照大纲的要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确培养。下面我就如何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点不成熟的体会。一、闪烁突出,培养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创新精神是指人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探究发现的情绪状态。人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征。在教学几何形体的概念时,教师先出示一些

3、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再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从而引出几何形体的有关概念。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出示扇子、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指出什么地方是角,但学生却不易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更好了,屏幕一开始就出示扇子、红领巾、三角板、时钟等实物图形,再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图形的角在什么地方呢?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组成角的两条边在实物图上连续闪烁并伴以声音,接着将实物图移走,留下刚才闪烁的角的几何线条。这样,角的非本质的表象移走,抽取出角的本质定义,这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即从形象直观到抽象概括的过渡。一、动机激励,激发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机是人的心理需要引起的心理

4、状态,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对数学有好奇心,不满足现有知识,敢于冒险尝试,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从地参与学习。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先放一段关于王军霞夺冠并打破世界记录的比赛录像,从而引出时间的概念。在学习了时间单位的进率后,投影出示问题“在1分钟之内到底能做些什么事?”,接着放映电影片段,并伴有解说。如:“钢铁厂1分钟炼钢350吨;纺织厂1分钟纺纱11万锭;报社1分钟照排10万字;激光1分钟可以走180

5、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50圈……”这时候,教师让学生分组尝试在1分钟内做不同的事情,一方面使学生感知1分钟大约有多长,另一方面也教育了学生要珍惜时间。一、循序渐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本身就是理论与方法的统一体,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理解数学知识,还要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这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直接用教具剪拼图形,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多次划分,逐步渗透转化和极限的思想。又如在教学“直线、线段与射线”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半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画好后,请画得最多的

6、同学把自己的作业展示给大家。教师又问“如果再给些时间,你们觉得在这张纸上还能画吗?”接着教师就在学生的作业纸上画射线,边画边说:“是还能画,但已经看不清楚了,现在我们就请电脑老师来帮忙好吗?”然后就进行演示,投影出示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的过程,最后出现了一行字“我也画累了,不想再画了。”通过生动、直观的过程,使学生确信了“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四、强调过程,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动态化的过程静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样,让学生观察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掌握事物发

7、展变化的规律,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投影出示两个角度、大小相同,但边长不同的两个角,让学生估计哪个角大。然后显示出两个角运动并重合的过程,使学生清楚的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又如教学相遇问题是,通过多媒体模拟演示运动过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相向”、“同时”、“速度和”、“相遇”等关键词语的含义。五、创设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时空有限,很多生活情境难以在课堂上再现,但多媒体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在观摩黄爱华老师上的“圆的认识”一节教学录像课时,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有一题是这样的:车子的轮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