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18034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6
《弹性教学法的尝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弹性教学法的尝试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取知识,发挥其潜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之有操作、思维、交流、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使用。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老师,其教法就应该象弹簧一样,随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伸缩,具有一定的弹性范围,故名弹性教学法。得益于本地区实践活动课教研工作生机勃勃的开展,受实践课那灵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创造性的思维及在师生中所引起的广泛兴趣所启迪。我在教学中对弹性教学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获不小,现具体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2、一、结合学生实际,弹性地处理教学目标由于受自身及环境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有了“优”与“差”之分,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全国约两亿中小学学生中,有近四千万“差生”,尽管优生与差生之间不应该简单地区分和定义,但是他们之间对知识的领悟和思维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无视这种事实的存在而去整体地要求学生,会导致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颇有受压抑的感觉,影响他们思维的充分发展,而程度不好的学生则会第5页感到吃力,产生厌学情绪,从而艰难地背上了精神重负,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害无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弹性地对待教学目标,注意兼顾两极。我在制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时均进行分层要求。例如在
3、教学“加法和减法的一步应用题”时,对优生提出的目标是:学会正确地分析和解答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程度不好的学生的目标是:能读懂题目的意思,知道该怎样列式计算,有逆向思维的意识。再如教学“2——6”的乘法口诀”时,对优生的要求是:当堂就能熟练背诵口诀,并能说出每句口决的意思。面对“差生”的要求是:理解意思、基本会背口诀。我认为当堂不会背或背的不熟都没有关系,可以安排他们利用练习课时间来完成新课上没有完成的任务,关键是不能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如果课堂上一些学生对于教师预先制定的目标完成的很轻松,还可以及时提出更高的目标。
4、同样,如果有的学生完成预定目标确有困难,可再适当放低要求,让走的慢的学生多花点时间。要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下”,不下死命令,不作统一要求,才能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踏踏实实地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方法。二、结合教学实际,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与安排有着严密的科学性。但作为使用教材的教师来说,在保证其科学性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实际,可以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我在一个班按教材编排的顺序从9+2开始教起,用摆皮球、摆小棒等方法,通过“凑十法”第5页的掌握和运用,让学生达到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教学目的,结果部
5、分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算出9+2=11,再去教9+3时有的学生就直接通过观察9+3与9+2比,3比2多1,9+2=11,在上一个算式的基础上再加1,就猜到了9十3结果是12,没能掌握“凑十法”这种方法,也没有运用“凑十”的意识,所以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和口述过程显得有些困难,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鉴于这一班出现的情况,在另一个班的教学时,我对教学内容作了这样的处理:我选择了9+5作为突破口,接着再出示9+2、9+8打乱顺序让学生理解,掌握“凑十法”后再自己去处理其余几道题,从而克服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教学时我也没有按书上那样通过摆实物、摆学具来归纳“凑十法”,而是先拿
6、9根小棒放在盒子里,再拿5根放进去,让学生猜一猜盒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中有的说出用“数数”的方法,得9+5=14;有的说出把5根小棒分成4根和1根,9根加上1根是10根,10根再加上4根是14根。还有的学生说出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5根加5根是10根,10根再加上4根也是14根,这样教,给学生的思维发展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到9+1=10,10+4+14这种“凑十”的方法,计算比较方便。这样使同学们对“凑十法”的印象较深刻,理解也很透彻,从而使其它几个算式学起来得心应手,效果明显好多了。这样处理教学内容
7、适当地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又如教学“元、角、分的退位减法”时,按教材的安排,本课时需要处理完例9,做一做及练习题6题。第5页例9是关于元角分的退位减法、做一做两题,一题是元角分的加法与减法,一题是连续退位减的改错;习题的6题包括:一题口算、两题笔算(共17小题全部是以退位减为主),一题文字题,一题训练观察能力的口算题,只有一题是和例题相关的元角分应用题。备课前,我仔细地分析了教材,发现这些内容多而复杂,在一节课内很难完成,至少需要50分钟左右,于是我想,元、角、分退位减,是在学过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