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学生在“动”中学数学.doc

使学生在“动”中学数学.doc

ID:54968004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使学生在“动”中学数学.doc_第1页
使学生在“动”中学数学.doc_第2页
使学生在“动”中学数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使学生在“动”中学数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使学生在“动”中学数学――数学教学片断及分析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发展。结合实例,我也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自主探索,生生互动片断一:米的认识中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教学。(学生已建立了1米的长度概念,知道米尺的长度是1米。)师:米和厘米之间藏着一个小秘密,你能从米尺上把这个秘密找出来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找一找、数一数,讨论出结论。)生1:我们小组发现,米尺上的1小格就是1

2、厘米,尺上有这样的100个小格,就是100厘米。1米是100厘米,生2:我们小组是5厘米、5厘米地数的,数到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生3:我们是10格10格数的,10个十是100,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生4:我们还有不同的方法。生5:我发现每个小组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找到了同一个秘密,那就是1米等于100厘米……(反思:正如玻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得最深刻,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同时老师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

3、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本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它与学生形象的思维之间存在着矛盾。给学生一把米尺,置学生于小组之中,让学生去讨论、去寻找、去发现,从而找出1米等于100厘米,也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相信孩子,就是肯定孩子的能力,他们有无限发展的空间。)二、灵活开放,多角度思考片断二:两位数加两位数34+57师:请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该怎样算这题,然后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轻声地交流。  (学生讨论略)生1:我先算30加50得80,再算4加7得11,最后算80加11得91。生2:我是这样算的,先算34加

4、50得84,再算84加7的91。生3:我先把57看成60,34加60得94,94加3得97。生4(马上反对):不对不对,把57看成60以后,就多加了3,应该第二步算94减3的91。师(及时地):是吗?(生3和其余同学都信服地点点头。)师:你纠正得真及时,听得非常认真。同学们都要记住他的提醒:多加了几最后要减去几。生5: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们可以把34看成30,先算30加57得87,87再加4得91。师:这也就是:少加了几最后要再加上几。  ……(反思:每个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背景、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①数

5、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也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数学课上应该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因此在交流之前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在生4纠正后,及时表扬他听得认真,使学生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②关注对数学的理解,发展富有个性的学习。这道题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要改变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所以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但不等于放任自流,老师要及时引导、小结,使算法尽量优化,真正做

6、到《新课标》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三、参与建构,形成知识片断三:分数的基本性质师:请你说出几个与相等的分数吗?生:=,=师:这两组分数真的相等么?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吗?每个同学可以借助与桌上的材料袋(纸条、绳子、圆片)也可以用其它方法。(学生操作)生1:我是取两张完全一样的纸条,一张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另一张平均分成4份,取2份;然后分别涂上颜色,比阴影部分是一样长,所以=。生2:我是把两根一样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和8份,分别去1份和4份,比较后一样长,所以=。生3:我是画两条一样长的线段比……  ……师:你能再用折一折、画一画

7、的方法,找出这样一组相等的分数吗?  ……(反思: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感悟联系,发现规律,通过“猜想——证明——得出结论”,为后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结论得出作了很好的铺垫,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的手指灵动间,使“分数的基本性质”呼之欲出。让学生在“动”中学数学,是要把学生的感官都调动起来:动手、动脑、等等。既有小组合作中齐心协力的动,也有同桌间轻声细语的动,还有一个人安静的思考的动。在“动”中发现规律、在“动”中建构知识、在“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动”中使学

8、生能力得以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