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849935
大小:14.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2
《抗微生物药物.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微生物药物第一节概述抗微生物药物主要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三大类。抗细菌药,按其来源主要有三种:①抗生素;②半合成抗生素;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微生物药物,这类药物一般不成为抗生素,主要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呋喃类。一、作用机制各个类别的抗细菌药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如下表:主要抗细菌药的类别与作用机制类别作用机制β-内酰胺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为繁殖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并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为静止期杀菌剂。四环素类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属广谱快效抑菌剂,在高浓度时也具有杀菌作用。大环内酯类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
2、于速效抑菌剂。酰胺醇类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转肽酶,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为广谱速效杀菌剂林可霉素类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似,为速效抑菌剂。万古霉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包浆RNA合成也有抑制作用,为速效杀毒剂。磺胺类抑制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进而影响细菌核酸的生成,属广谱慢效抑菌剂。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回旋酶,从而造成细菌染色体不可逆损害,阻碍DNA复制,属静止期杀菌剂。硝基呋喃类主要作用于微生物酶系统,抑制乙酰辅酶A,干扰微生物糖类的代谢,从而起抑菌作用。二、用药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控制预防用药,根据不同的病
3、原体,不同的生理情况,不同的感染部位等,有针对性的选用药物。(一)严格掌握适应症。应用抗生素的适应症是根据临床和细菌学可确定的细菌感染。以下几种情况不提倡使用抗生素:①无明显感染证的发热者。②确定病毒性感染,未发生继发性或混合性细菌感染者。③昏迷、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肿瘤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接受非污染侵入性操作术者,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自身免疫病人不宜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及抗结核药,以免引起基础病症状的加重。(二)严格控制预防用药。目前临床上对抗细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往往缺乏指征,有些预防性用药适得其反,如用抗生素来预防昏迷、休克病人的肺部感染,应用后,不仅肺炎发
4、生率为降低,相反肺炎发生时常可因致病菌高度耐药而不易被控制。所以抗生素的预防性用药应充分权衡利弊,严格控制。下列预防应用通常被认为是合理的。①对已被确认,但尚处于潜伏期的感染。②防止某些感染的复发。③防止某些不可避免的继发性感染或并发症。(三)合理选用药物一,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合理选用药物。抗生素最终是作用于病原体而产生疗效的,因此医生应对致病菌的种类以及耐药情况有充分的分析,并根据其敏感程度选药,尽量避免盲目用药。通常在有条件的地区,对怀疑感染的病人应尽快采集标本,送培养并作涂片、革兰染色找菌,必要时做细菌敏感实验。根据所得信息,有针对性的选用药物。在乡村往往没有这样
5、的条件,这就需要医生对各种致病菌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度及耐药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未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基本正确的判断与处理。二,根据病人不同的生理情况,合理选用药物。三,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合理使用药物。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用药物,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不同部位的感染通常由特定的病原体引起,通过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初步估计致病菌有利于选用有效的抗细菌药物;另一方面应考虑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药物在感染部位能否达到有效浓度。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较难穿透血-肺或血-支气管屏障,在治疗肺部感染时,需要较大剂量才能在病灶达到有效浓
6、度。三、抗生素的应用规范。由卫生行政部门或专业委员会定制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或抗生素合理应用规范,是国际通行的防止抗生素滥用的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除应进一步强调抗生素的适应症,合理使用方法,合理使用评价外,还应对抗生素进行分线管理,即将目前的抗生素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药物,限定各线抗生素的使用范围,防止滥用,并在今后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此外还需要强化防止抗生素滥用的其他措施,如限定重点保护品种,对重点保护品种限定只能用于某些类型的感染并控制使用期限,强化对各类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各项临床监测,强化抗生素应用查房和会诊制度,强化抗生素消耗使用种类微生物耐药情况的
7、监测,加强对购入抗生素的全面质量管理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