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教材准把握 数学能力渐养成.pdf

低段教材准把握 数学能力渐养成.pdf

ID:54592739

大小:210.5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2

低段教材准把握 数学能力渐养成.pdf_第1页
低段教材准把握 数学能力渐养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低段教材准把握 数学能力渐养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教论坛低段教材准把握数学能力渐养成毛锡红(长兴县和平镇中心小学浙江湖州313103)摘要: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给我们的小学数学内容增添了很多活力,但同时对我们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苎了很多=线的教师往往只会简单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很难准确把握教材,尤其是部分教师对低段的教材把握不准,给后面知识的学习制造一些障碍,也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负面作用,因此教材的准确把握是数学教师所追求的。关键词:低段数学教学目标教材把握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

2、(2014)05(c)一0119—02学教材往往给人以简单直白的感觉,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同时培养良好的数段的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同时领悟数有些教师容易走进“没什么利用价值”的误学思维方式。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感到学课堂的魅力。区。其实低段的教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亲切、真实,同时也会用以往的生活经验看学资源,它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主题,待数学问题,更加轻松地学习新的知识,养3解决问题多样化,有利于学生解决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良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问题多样化能力的培养好数学

3、能力养成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研作为小学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现有读教材,仔细分析编者意图,切实了解低段2教材“童”化浓厚,有利于学生对数水平和能力,更要关注低段孩子的个体差学生的现有能力,对教材合理利用、准确把学学习充满兴趣异,尽可能的满足全体学生,为学生创设主握,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下面结合本人多在低段教材中,教师会发现很多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年来低段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题图、练习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游乐场所、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一年级上校园一角、卡通动画、童话故事。二年级上册

4、教材“分一分”中有这样一道题,题中有1教材结合生活,有利于学生感知数册的表内乘法主题图是以游乐场的情景展一些男孩和女孩,有些戴着帽子,有些不戴学就在自己身边现,通过观察摩天轮、火车、过山车等游乐帽子,有的衣服是黄色的,有的衣服是红色低段教材往往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情设施中的学生人数,让学生感受到了乘法的。针对这样的一个例题,教师在教学时应境引入新课,一方面有利干知识点的价值认识的必要性;在“角的初步认识”时,教材该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例题解决可以通实现,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通过校园一角让学生找到了很多

5、生活中的过性别、是否戴帽、衣服颜色来进行分类。知,学生在较低的认知起点中轻松地接受角,也初步感受到了角的特征。教师要充分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说一说,从而使学数学,形成较好的数学能力。例如,“1~5的利用这些资源,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亲生体会到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认识”一课,教材以“农家小院”作为背景,切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的分类结果。这样每个孩子的切入点呈现的人物有老奶奶;植物有盆花、向日但是由于低段的学生年龄小,观察事可能不同,但是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肯定,有葵、南瓜、玉米;动物有小鸡、白鹅

6、、蝴蝶、小物的能力不强,他们对主题图的观察往往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鸟、小狗;同时教材安排的不同事物数量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经常只会对图片的颜一年级上册第37页认识物体连线问不同。很多学生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场景,色感兴趣,并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题,“你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第71页第5但很少习惯性地数一数。教材引用了学生主要对象中来,从而领悟数学知识。在教学题“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熟悉的农家小院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教师既要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等都是提醒我们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7、,鼓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起了学生数一数这能力,先可以让他们随意的看看,又要有意励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解决问题,些事物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识地引导学生集中到正题中来。例如,在教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并使他们知道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学“0的认识”时,教材通过小猴吃桃的动画好的发展。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提倡解决在教学此类生活问题时,教师必须认展示,先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问题的多样化,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识到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尽相同,他们畅所欲言,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

8、桃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方式方法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也参差不齐,因此子数量的变化,由开始的“2”个,变成“1”都能有一定的提高。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鼓励学生个,直至最后的没有,引出用数字⋯0表示,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学生的学习结合生活情景思考,提倡学生发表自己的这样在动画中学生明白了没有时可以用需求,才能出现“我认为⋯⋯”,“我觉意见。例如,教学“加减混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