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朱永菊.doc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朱永菊.doc

ID:54324747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朱永菊.doc_第1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朱永菊.doc_第2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朱永菊.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朱永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新乡市实验小学  朱永菊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2、例3及课后练习。教学目标: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考考老师:出示平行四边形(红、黄、蓝三种颜色)告诉老师,你想知道几号图形的颜色,老师能很快

2、地告诉你。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2.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评析: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考老师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做,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一)复习旧知,引入新授出示()里最大能填几?()×6<57()×4<31()×7<43()×8<26()×5<38()×9<60(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

3、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

4、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评析:本环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准确定位,既为学生创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台,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

5、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16÷5=3(组)……1(盆)  17÷5=3(组)……2(盆)18÷5=3(组)……3(盆)  19÷5=3(组)……4(盆)20÷5=4(组)  21÷5=4(组)……1(盆)22÷5=4(组)……2(盆)  23÷5=4(组)……3(盆)24÷5=4(组)……4(盆)  25÷5=5(组)  2.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评析:本环节是在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中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计算这一组题,势必花费学生很多的

6、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1.巩固题:第51页的“做一做”。2.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3、完成第53页1-3题。4、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5、开放题:每个西瓜8元,妈妈带的钱只够买3个,猜一猜妈妈可能带了多少元钱?6、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

7、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评析: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最后一个练习,给学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整节课前后呼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