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37933
大小:20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15
《八语上第六单元导学案(学生用)(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场镇中“开放型博雅课堂”班级姓名小组课题:26.三峡(第一课时)郦道元【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积累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多义词。3.能翻译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温故知新】1.了解作家作品。①作者 (466或472——527),范阳(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 。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其书名为注释《》,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②本文选自《》,题目是编者加的,
2、三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阙( )羲( )月襄( )陵沿溯( )素湍( ) 绝巘( )飞漱( )属( )引占裳()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阙:。亭午:。夜分:。溯:。奔:。绝巘:。清荣峻茂:。属引:。【开卷有益】学法提示: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或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明实词,晓大意。(小组可分工完成)①重点实词及解释。②通假字及解释。③词类活用第16页八年级语文学科主备教师:刘玉明审核:学科组教务处高场镇中“开放型博
3、雅课堂”班级姓名小组①一词多义学法提示:小组成员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从而体会文章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2.明确作者从哪些方面写自然景观的?【集思广议】学法提示:翻译读(即一边读一边翻译),识记关键词的解释,从而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完成以下语句的翻译。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学以致用】1.竞背(小组成员之间或小组之间竞赛背诵课文
4、)2.竞抽(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抽查重点词语的解释及句子的翻译)【学后小结】第16页八年级语文学科主备教师:刘玉明审核:学科组教务处高场镇中“开放型博雅课堂”班级姓名小组课题:26.三峡(第二课时)郦道元【学习目标】1.明确各段写景的重点及景物的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2.赏析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3.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写出“三峡”的解说词。4.能自主质疑,训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温故知新】背诵课文(可以齐背,也可以小组背,还可以个人争取背)。【集思广议】精读课文,探究以下问题:1.第一段重点写什么?“两岸连山,略
5、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了群山的什么特点?2.第2、3、4段重点写什么?按什么来描绘其不同的特点?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3.赏析课文的美点,体会其语言特点。(可以两个组负责一个语段,各小组达成共识后再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拓展提升】1.诵读课文,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以导游的身份写出《三峡》的解说词。小组合作,完成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第16页八年级语文学科主备教师:刘玉明审核:学科组教务处高场镇中“开放型博雅课堂”班级姓名小组2.下面是关于西陵峡的一段文字,仔细阅读,然后答题。江水又东,径西
6、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纤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来,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已于千古矣。”请问:选段中说西陵峡“山水纤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来,不见日月。”在课文《三峡》中也有类似
7、描述,是【学后小结】课题: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了解骈散结合的小品文。积累文言词语。2.能在朗读中品味山水之美,领会作者寓情山水、怡然自得之情。3.能背诵课文,赏析文言佳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精炼生动。4.能主动质疑,训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温故知新】1.了解作者 陶弘景(456-536),字佩弦,字通明,号 丹阳秣陵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有《》。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晓雾将歇( )夕日欲
8、颓( )与( )其奇者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开卷有益】学法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了解骈句。借助课文注释,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第16页八年级语文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