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1146
大小:227.24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12-10
《刘士林:大运河城市文化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1期双月刊2008年1月出版特别策划京杭大运河申遗支撑研究编者按:在“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启动之际,本刊推出“特别策划——京杭大运河申遗支撑研究”专题。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在大运河的深层潜藏着一条文化的河流,它不仅直接串联起南北,也由于沟通了黄河与长江,从而间接地连接起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中国文化大格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一直关注的是大运河的政治经济功能,致使其自身更重要、更具有现代性价值的文化审美功能长期被遮蔽起
2、来。与文化的起源多与自然界的大江大河密切相关不同,运河文化的主要依托背景是人工开凿的河流系统,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文化研究样本。其次,对运河城市本身的关注与研究一直不够深入与全面。城市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上一切文明成果的创造与传播中心。运河城市不仅集中体现了大运河文明的本质,同时也是它的最高表现形态与历史的活化石。以人口迁移、商业贸易、多元生活方式与文化为基本特征的运河城市文明,在极大地促进南北区域、不同城市、城乡之间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的政治型城市、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形态,以及积淀深厚的农耕社
3、会与精神传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中国城市体系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谱系,运河城市群对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与认识中国古代城市社会也具有重要的范本价值。再次,“京杭大运河”的申报世界遗产已经启动,参与申报的城市多达22个,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环节复杂的巨型系统工程。在参与申报的城市中,既有政治与文化上共同的利益,也有经济与资源上的矛盾与竞争,后者将成为影响它们进行合作与共赢发展的主要障碍。以大运河为框架将运河城市建构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对其共有的发生机制、内在结构、历史源流与人文精神进行学术梳理与现代阐释,不仅有助于推动运河城
4、市彼此之间产生文化认同,取得价值上的共识,同时对它们在实践中采取一致的战略与步调也有一定的裨益。希望有更多的学界同仁一起来参与讨论和研究,共同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学术与理论支持,本刊将适时推出相关研究成果。SpecialEditi0n—Supp0rtingResearchesfortheApplicationoftheGrandCanaltobeLegacyEditor’SNote:AtthecommenceoftheapplicationoftheGrandCanaltobetheeuhurallega
5、cyoftheworld,ourjournalspeciallyprovidesthecolumnof“SpecialEdition—SupportingResearchsfortheApplicationoftheGrandCanaltobeLegacy”,SOastopresentrelativeacademicresearchesandmodernexplanationsonthemotives,innerstructures,originsandthehumanisticspiritoftheGrandCana1
6、.Meanwhile,weexpectthat,morescholarsandresearcherswillparticipateinthediscussionandresearches,soastosupporttheapplicationoftheGrandCanaltobetheculturallegacyoftheworldbothacademicallyandtheoretically.Wearewillingtotakethehonortopresentrelevantresearchachievements
7、.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l期双月刊2008年1月出版大运河城市文化模式初探刘士林(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摘要:运河文明史就是运河城市发展史。大运河与沿岸城市是一体同胞、唇齿相依的。对于运河城市,它们或是由于运河开通而直接完成了自身的“城市化进程”,从默默无闻的农村或普通市镇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或中心意叉的大城市;或是借助大运河的综合功能超越了城市已有的规模与局限,使城市在空间、人口等方面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许多城市的命运与大运河的兴衰是紧
8、密联系在一起的。大运河城市的主要功能在于推动内部的循环与交流,这在客观上有助于使中国社会因为更广泛的交流而成为一个内在联系更加密切的有机体。‘关键词:大运河;城市群;文化模式;交流中图分类号:G122;F29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59(2008)0l一0002—03中国大运河南北五千里、纵横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