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04303
大小:1.6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0
《元典时代文化的多元时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元典时代文化的多元走向一、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世界的几大文明同时进入理性思维时期,出现了专门的知识圣贤。他们所创制的精神文化范式,决定其后各自民族的文化走向。这时形成的核心精神,在后来的几千年里不断复兴。那时的先哲们都创作出了包蕴该民族基本精神的文化元典,又称元典时代。(一)特征1、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中国:孔子、老子、墨子等印度:优波尼沙、佛陀等波斯:琐罗亚士德等巴勒斯坦: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赛亚等希
2、腊: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修昔底德等(一)特征2、“人类意识”首次觉醒“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人类其后的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只不过是向轴心时代核心精神的不断“复兴”。(一)特征3、其作品包含本民族基本精神印度《吠陀》、《佛经》希伯来《旧约全书》、《新约全书》希腊《理想国》、《形而上学》波斯《古圣书》等先哲典籍中国历史上的元典时代,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此一时期创制的元典及元典精神,对其后东亚文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分裂导致文
3、化的多元发展,它不仅表现在思想意识领域,而且表现在地域风俗等各个方面。一、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变革—黄晓娟二、士的崛起与私学的出现—田民槽三、百家争鸣与元典创制—江悦四、出土简帛与先秦学术—何秀君五、尊君重民的政治伦理—何秀君六、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毛晗琦本章内容:一、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变革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前段因鲁史《春秋》记载而得名“春秋”(前770——前481)后段因列国争战而称“战国”(前481——前221)春秋战国势力图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时期?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
4、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礼崩乐坏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
5、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在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礼崩乐坏含义指周代封建制度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寓意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亟需内圣外王之人改进。礼仪崩溃,快乐到了极点就是悲伤
6、。表现一是表现为旧礼制的废止,二是表现为礼制的下移,即使用者身份等级界限的打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顾炎武《日知录》吠陀吠陀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是对神的颂歌和祷文,在印度被视为圣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